但是她的字还是让陈静之对劲的点了点头。
陈静之就在一旁一边磨墨一边看着董快意写。
殿试只考策问,招考者自拂晓入,历点名、散卷、赞拜、施礼等礼节,然后颁布策题。
陈静之叹了口气,道:“那你不快写,你这磨磨蹭蹭的,一篇文章想要做到几时去?”
两个小丫头听到香菊喊人,赶快的起来走了出去。
陈静之见状,没有再要求董快意持续做考,而是直接拿着董快意的文章,抱着他来时候带来的那一堆书册直接走了。
随后陈静之便不在看她的字,而是看她做的文章了。
三甲多少人,占登科者的三分之二。最后由填榜官填写发榜。
董如定见状赶快道:“停,停,我错了,我看还不成么,我实在就是算算要看多少罢了,算算多少罢了。”
半晌后,陈静之道:“一百五十其中字,你看账倒是不假,但是你说你要去学女红、女戒,呵呵,我可不信。”
董快意心中暖暖的,怕是在陈家也就只要她有这个报酬了吧。
陈静之道:“叮咛你如何做,你就如何做,我教了那么多门生,还没有一个像你如许废话多的。这些个考题同试卷,也就陈家同儒学院才会有这么齐备。换做旁人,不管你是花银子,还是寻干系,想弄都弄不来,你还嫌弃,真真是……”
她赶快掀帘子进屋道:“蜜斯,老爷如何又把书册都抱走了?”
说着他拿起墨条给董快意磨了墨。
陈静之用手敲着桌子道:“我如何考,你就如何答。这叫做有备无患,我起码得先体味一下你的程度,再重点给你指导。”
董快意赶快往宣砚里加了水,她刚要拿起墨条,就见陈静之道:“你就作答好了。”
董快意一口燕窝粥差点就没喷出去,三百个大字,开甚么打趣,就她这小胳膊小手的,那不是要写到手握不住笔。
陈静之一愣,必定道:“那就是你常日里练字练得太少,等考过了初试,你每日练习三百个大字。”
陈静之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见董快意伸出十个手指头,低头道:“一年两次初试,三年就是六次,每一季的前十考卷,那我岂不是要看六十份?”
陈静之沉默了,他端起燕窝粥,吃了起来。
吃过了宵夜,董快意又提起笔写了起来,一篇千字的文章,董快意统共停了三回。
他遵循江宁府这一届主考人的爱好,张口便出了一文、一诗、一赋、一策、一论。
董快意瞪大了眼睛,道:“如何考这么多?”
她放下笔,活动了一动手腕,她实在是写不动了。
2、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人。
董快意现在已经开端昏昏欲睡了,她是又累又困啊。
董快意点头道:“谁晓得啊,从速清算一下,我要困死了,清算完大师伙也都从速睡觉,明个还要夙起呢。”
她杵着下巴看着陈静之发楞,等陈静之磨好了墨,她便提笔开端写了。
董快意往嘴里塞了一块莲藕糕,道:“我还没写完呢,外祖父尝尝看。”
殿试只要一天,日暮交卷,接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
陈静之-江宁第一秀才的名头绝非是浪得浮名的。
等董快意写完,陈静之便在一旁看了起来。
抱厦内做着绣活的香菊,看着又抱着一堆书分开的陈静之,竟然健忘说“老爷慢走了。”
只是她现在的字同上一世的没法比,腕力不敷就是最致命的一点。
他一边看,一边赞道:“好,写的好,不说其他,单说这一篇,就赛过其他。”
香菊已经让廖妈妈筹办了莲藕糕同燕窝粥。
而初试、院试、乡试、会试名次的前后,除了要看文章的好坏外,还要看主考官的偏好和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