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早晨,周里正拿出银镯子给老妻看,也不由感慨道:“三郎媳妇瞧着面嫩,这年纪悄悄的做人还真讲究。那屋子连宅基地,再加上去县里给他们上户籍办契纸,通共是十七贯钱,三郎媳妇当时就给了我十八贯。这事情办完了,她又拿银镯子当谢礼。”
柳氏内心有愧,也不敢多劝,忙不迭承诺了,又道:“那这些东西我给你购置。”
她又拜托左看又看总不放心的柳氏:“西边屋子我筹算安插成书房,娘不如去帮我寻个好木工来,我要打一面靠墙的书架,一张书桌,别的另有椅子凳子、高脚架等物。”
柳氏便不好再多言,只跟着江慧嘉忙前忙后,归置家具,号召客人。
青山村一带的风俗是,谁家搬新家,总有靠近的乡邻自发来帮手搬东西,搬好东西今后主家必是要留饭的,乡邻们吃了这一顿,同时也就算是帮主家暖房了。
这院子前两日江慧嘉就本身拿了东西过来打扫过了,因为小院并不大,打扫起来也便利,现在安插好东西就能直接住人。只是因为到底荒置了几年,那篱笆墙要再补补,屋顶也要修。幸亏现在恰是一年里气候最好的时候,修屋子的事情倒也不必焦急。江慧嘉是筹算等住出去今后,再请村庄里的人来修的。
周里正家里头恰好有一个七个月大的小孙子,如许的银镯子非论是绞了当银子使,还是给他小孙子戴都很便利。两个银镯子加起来足有七钱重,放到外头没有一千文钱买不下来,这份礼,如何看都是分量实足的。
最后新媳妇进门,江慧嘉在到宋家的第二天也是做过饭的。那手厨艺,也就是个能将饭菜烧熟的程度。当时余氏还狠狠调侃了江慧嘉,孰不知要不是有原主影象,江慧嘉就连饭菜都烧不熟呢。
但她又缺了最首要的一样东西,那就是床。
是宋老爷子之前就说了:“三郎房里本来那张床也是崔氏的嫁奁,他不分炊产,但他母亲的嫁奁理应都由他担当。”
周运跟周里正算是不出五服的堂兄弟,他家大儿媳妇厨艺好也是青山村公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