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屋拜见徐思时,便跪得腰直肩平,虎虎生风,“娘娘,我觉得您回宫了呢!”
但琉璃本人还是没甚么实感。她已被顾景楼胶葛了三年,烦他烦得跟结婚三十年了似的,故而一时还真体味不到甚么新嫁娘的羞怯矜持。
三年时候,足以淡化很多事。现在提起亲人,她已不再痛哭流涕。只在心中冷静的将近况陈述一遍。
徐思笑道,“是是。”
顾淮笑道,“我也是这么觉着。”
顾景楼表情好,当然不介怀磕几个头。便又返来端端方正的跪下,给徐思磕了三个头。回身要又要给顾淮叩首,顾淮清了清嗓子,道,“嗯,我就不消了。”
徐思清楚另有话说,不由也有些猎奇。便道,“六郎说,他的生母是个胡姬?”
徐思便愣住脚步,笑道,“那孩子都向我解释过了。琉璃不在乎,我就更没甚么幸亏乎的了。”
说话间侍女们已为琉璃上好妆容,只留最后一缕披发、一枚金簪。徐思便起家,从妆娘手中接过簪子,替琉璃挽发加簪。梳好了,又推她起家,道,“时候还早,先去徽音殿里看看吧。”
顾淮道,“哦。”
却又被顾淮喝住,“出去一趟,不磕个头吗?”
徐思道,“那他阿娘……”
上妆时还在同徐思抱怨快意,“前次来信时还说,我结婚时她必然返来。此次就说时候赶不及,还是不回了。我一辈子有几次大婚啊,莫非她还想等下次不成?此次出去都小一年了,还……”
满殿宫娥都低头掩口,恐怕一不谨慎笑出声来。
顾淮考虑了半晌,道,“萧娘的脾气你也晓得,不但不肯养,也容不得旁人来养。他年幼时为此吃了些苦头,但大抵上无病无灾的长大。我亲身带着他,养得没那么详确,亦只能将毕生所学尽数传授给他。他独得我的真传,也算文武双全。除了为人办事上略有些率性,令我头痛外,长成本日的模样,我也算放心了。”
徐思倒是怔愣了半晌,却还是点头道,“这么说来,还是眼下的结局更好些。”
算起来,距他们上回会面,已畴昔近二十年。世事万变。幼年时的友情,却不知从何叙起了。
徐思提及添箱,琉璃更加恼火起来,含含混糊的就向徐思抱怨起来,“提及这件事就来气。快意不是送了一石霜糖给我吗?顾六见白花花亮晶晶的,还觉得是青盐。礼倌让他撒一撒门庭,他偷懒拆了一包去撒,成果弄得府门前满是蚂蚁,公主府都快给他弄成蚂蚁窝了!现在新郎倌儿还领着一帮人在扫蚂蚁呢,您说此人可爱不成恶!”
妆娘要为她上唇妆,她才不得不歇了嘴,乖乖转头。
她本不该在婚礼上驾临,只是快意的婚事遥遥无期,萧怀朔也清楚没有结婚之意。她不由就想看一看新嫁娘,便随萧怀朔一道来了。稍作逗留,现在也该分开。
琉璃便去徽音殿里,为死去的父母、兄嫂磕个头,上一炷香。
顾淮和先皇是至好老友,同徐家也是世交,暮年徐思一向呼之以兄。只不过厥后他娶了静乐郡主,而静乐郡主是第一等善妒之人,又夙来对徐思颇多恶言与成见,徐思和他家便也断了来往。
徐思也笑道,“快意也是,千里迢迢的就送了一石糖来。”
顾淮却忽的提及来,“六郎是庶出,萧娘的脾气……”
仅此罢了。
客岁年底,宫城便已补葺结束。只萧怀朔在东宫住得风俗了,兼他尚未立后纳妃,东宫也住得非常宽广,便没急着搬家归去。徐思却已搬到辞秋殿里了。现在徽音殿已改做祭奠之所,供奉着先皇和沈皇后、张贵妃,维摩和他的元妃郭皇后。
徐思便有些不觉得然,深思了半晌,道,“你这么养孩子,只怕贰内心一向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