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是相互打量,不敢说话,毕竟有孙策这个天子兼族长坐在主位上,实在没甚么人敢冒昧。
说话间,侍卫给孙策搬来了椅子,世人也随之落座。
世人沉默了,孙家常日里议事的氛围还是非常隔明的,各抒己见,但本日老一辈人里无人敢触怒孙策,而年青一辈的人则是对孙策非常崇拜的。
“另有你,仲谋,你想宗族成员在朝堂上把持更大的权益。”
孙策站起来,沉声说道。
“我还记得,我同一江东后,世家们为了逼我就范哄抬粮价,我碰到一个贬价卖粮的佃农被几个仆人狠狠打了一顿,那佃农为感激我脱手请我去家里做客。我去他家看了,他把粮食卖了,家里只剩下野菜、野麦子和米糠,他的女儿拿着黑乎乎的饼子问我饿不饿?当时,我就悄悄发誓,总有一天我要让我治下的贫苦苍糊口得有庄严,让那些高坐在云端的世家把脚都给我放到地上,不敢再作威作福!”
孙策也不废话,直奔主题道。
年长一辈的孙静、孙河等人坐在最前面,丁壮一辈的孙权、孙贲等人坐在中间,年青一辈的孙瑜、孙皎、孙奂、孙韶坐在前面。有男有女,都是各家各脉的主心骨,或者年青一代的代表人物。
“有志之士弃身而救天下,方有本日之楚国。”
这件差事是件苦差事,但也是一件能显功劳的差事,孙权淡淡地点点头,转成分开了。
“大哥,孙暠、步骘的事是我不查,被其操纵,你筹办如何措置我?”
“谨遵陛下训戒。”
“你们的起点已是一千四百万楚国百姓胡想的起点。我对你们的要求只会更高,文需求独秀于林,武需求技压世人,我才会把机遇留给你们。孙氏儿郎当以此自勉,不甘人后、为天下先!”
建业城经历了此次风波,朝堂上的氛围变得调和多了,多年时候垂垂冒头的派系之争被孙策压了下去,朝廷办事的效力也空前高涨,名为楚国的战役机器开端尽力运作。
答案很简朴。
“天下之乱大矣,豪杰之出多矣。”
孙策淡淡朝孙贲摆手表示坐下,仿佛没有要指责的意义,而是持续说道。
孙策见世人不答,随即持续说道。
两人沉默很久,孙权问道。
坐在前面的族老和孙静、孙河等人不苟谈笑,只是闭目等候,倒是前面的小辈们老是窃保私语,群情着大朝会传出的动静,全然没有老一辈那凝重的氛围。
······
此时他只能硬着头皮起家抱拳道。
马良不出不测的拿到了文状元,榜眼名叫阚泽,孙瑜则是拿到了文武双探花。武状元被年仅十八岁的孙韶拿下,榜眼名叫马忠。
“各位都是策的叔叔、伯伯、表兄、子侄,都先坐下吧,本日我们一家子人关上门来好好聊聊。”
直到孙策走进太庙,统统的声音都突然一静。
孙策俄然拔出了身边侍卫的佩剑,寒光明灭,跟着一个剑花插到了空中上。
“汉室从当初的六千多万人丁,到现在三国加在一起才过了三千多万人丁。”
“孙氏儿郎,莫以孙氏一族之兴衰为己任,大丈夫当放眼天下,救困扶危以民生为重,安定乱贼挽国度之将倾,修身治国留万世名!”
大朝会结束,大臣们各自散去。与此相对的,孙暠、步骘、虞翻被抄家的事在都城的圈子里已经传开了,宫中又传出孙策的旨意,孙氏族人很有些忐忑地赶到了太庙。
“诸侯交战之将士死伤数百万,百姓颠沛流浪死伤过千万,百里无火食,千里无鸡鸣。”
看着这两人针锋相对,老一辈没甚么表示,年青一辈倒是暗自咂舌。
“不错!大哥,你用人唯贤的观点我不反对,但这本就是我们孙氏的天下,我们自家人也不弱于人,封侯拜相又有何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