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孙策很不测。
“有事。”
如果还不满足,那就送他去江夏,刘勋是袁术的旧部,还给袁耀,看袁耀本身的造化。这个安排看起来最无益,实际上风险最大,如果刘勋不承认袁耀,袁耀去江夏和寻死没甚么辨别。
“守墓是他的本份,没甚么好说的。担抢先父遗志,却又是……如何担当法?”
袁术墓旁新建了三间草庐,袁权带着袁衡就住在草庐里。这一片是袁氏祖坟,袁家的人不管是不是在这里糊口过,身后都会埋在这里。每次袁家有丧事,这里都会热烈一番,但袁术下葬的时候却比较冷僻,现在还是冷僻。
“那倒是,将军给袁绍写封信,让他放袁耀返来守墓吧。”
“一,先守墓,尽人子之孝道。三年以后,送他去天子身边为官;二,让他主豫州,我退回南阳;三,让他去抚定江夏,观其才气,量才施用。”
这不代表要放弃豫州,只是说没需求像运营荆州那样运营豫州,要分出轻重缓急,辨别对待。就眼下的情势而言,太尉朱儁驻军洛阳,袁绍想要超出黄河,抢占充豫青徐四州也不是那么轻易的事。他倒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为公孙瓒还在幽州。在他拿下幽州之前,他有力南下争夺中原。
“一件大事。”孙策沉吟了半晌。“我获得动静,介弟袁耀在邺城。”
“我有三个建议,不知姊姊想听哪一个?”
孙策忍不住笑了一声。袁权瞅了他一眼,却没有斥责他失礼。她也清楚这句话问得不当。袁术有甚么遗产?说得不客气一点,孙策具有的气力和袁术底子没干系,都是他本身挣的。但袁耀是她的弟弟,是先父的独一子嗣,总不能让他一无统统。她一个妇道人家,也没甚么其他体例,只好厚着脸皮和孙策筹议了。
“将军毋须担忧。”郭嘉很轻松。“袁耀脾气软弱,才不过中人,绝非将军之敌。”
对于如何对待豫州,孙策一向踌躇。启事很简朴,豫州很富,豫州是袁氏大本营,但那是袁绍的,和袁术没甚么干系,人和无从谈起。豫州又无险可守,没有天时可言。但放弃又太可惜,总不能坐视袁绍将中原支出囊中。
这当然是功德,但郭嘉带来的却不美满是好动静。
袁权赶紧起家,清算好衣服,端端方正的坐好,一言不发。孙策一看,脸上的笑容就有些难堪,却无可何如,只好上前施礼。“见过姊姊。”
袁衡十岁,已经读过一些字书,也能背《孝经》《女诫》之类的发蒙书,经学却何尝触及,听得有些含混,昏昏入眠,却不敢叫苦。正在难受之时,孙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