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雄图 > 223章 闻琴曲知雅意(三)

我的书架

“本公子是个眼妙手低的人,说到操琴,倒是平时懒得脱手,实在是不敢冒昧,怕在诸位面前班门弄斧,乃至出丑,污了大隐高士们的耳朵。”刘禅故伎重演,脸带难色,非常谦善道。

“合部,窜改再现了承、转部分调子,速率更快,力度更强。末端用泛音吹奏宽广的短小乐句,附属音到主音闭幕全曲,惊涛骇浪,千回百转,气势澎湃。极目远眺,只见烟波浩渺,如诗如画,玉楼瑶台,如临瑶池,余音绕梁,回味无穷,心旷神怡!”

气得庞山民神采发青,毕竟刘禅说的全数是究竟,庞山民否定不了,也挑不出缝隙,不好发作,只好气哼哼地忿忿坐下。

泪水盈眶的两眼却暴露一条小裂缝,偷窥世人的反应。

司马徽神情淡然,但倒是微微点头,轻声问道:“全曲有几个小段,分为几大部?”

司马徽老脸有点发白,象看一个外星怪物一样,死死地盯着非常投入的刘禅看了半天,神采匪夷所思,他不敢信赖本身的耳朵,做梦也没有想到刘禅会如此一鸣惊人。

“转部,用大幅度的滑音,伴以滚、拂等伎俩,如九天而下之瀑布飞流,汇成波澜澎湃之江海。前一部分呈现的大量上、下滑音,犹见激流中之迴澜,飞溅之浪花。后一部分几次以拂、滋等庞大的伎俩,描画出极沸腾滂湃之观,具蛟龙吼怒之象,使听众疑是宛然坐轻舟过巫峡、目炫神摇、惊心动魄。先降后升的泛音群过后,轻舟已过,势就徘徊。”

刘禅见好就收,见黄承彦发声,决定顺驴下坡,恭敬地鞠了一躬,一扫颓废之色,扬眉笑道:“啊,本来是卧龙先生的岳翁黄老先生,小子有礼了。既然老先生言尽于此,吾敢不从命,恰好借此机遇一鸣惊仙!”

在场的人个个都是人精,都明白刘禅之意,很多人窃保私语起来,有些的竟然笑出声来。

傅巽、刘先、王粲、裴潜、董恢、殷观、李衡、张悌、刘廙、尹默、李仁等高士却尽是佩服赏识之色,点头赞成不已。

刘禅前抑后仰的一举一动,司马徽全数看在眼里,这个小子惊才绝艳,确切难以对于,他的一颗老心在一点点下沉,神采也越来更加丢脸。

刘禅已经完整进入了角色,淡淡道:“全曲有九个小段,可分为起、承、转、合四大部分。”

司马徽目视劈面的一名三十来岁的文士,微微昂首表示,文士体味点头,站了起来,脸一侧,非常随便拱手道:“刚才林公子所评,非常中肯,鞭辟入里,精美绝伦,山民佩服之至。但是始终是纸上谈兵,只是嘴上的工夫,证明不了尔就是杜大师之徒身份,公子何不亲身以身试琴,以证视听?!”

“这就是广为传播的琴师伯牙摔琴谢知音樵夫钟子期之故事。先人有诗赞叹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东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俞伯牙乃晋国大夫,钟子期却为楚国樵夫,两人国别分歧,职位差异,却都精通乐律,酷好琴艺,可谓古之音乐大师。两人萍水相逢,即因为‘知音’而交友为‘契友’。而后,世人便以高山流水比方知音或知己。”

刘禅的话说得非常油滑客气,大要上是恭维庞山民,但是庞山民的名字都懒得一提,实际上是讽刺庞山民并无真才实学,籍籍知名,只不过是与庞德公、诸葛亮、庞统沾亲带故罢了。

刘禅如数家珍,侃侃而谈,说道动情处,涕泪俱下,掩面长叹道:“人生能有一良满足矣!”

司马徽心中非常震惊,模糊感受此子来头不小,脑筋急转,遂起了防备之心。

庞德公浅笑道:“《高山流水》几曲几目啊?”

“林公子休要过谦,大争之世,过分谦善反而不美,轻则被人曲解汝虚假造作,重则错失良机遗恨毕生。”黄承彦与庞德公交好,见刘禅如此挖苦轻视世侄,非常愤怒,老脸微红道。

推荐阅读: 纵横幽冥界     邪魅鹿少的小娇妻     狂血圣帝     墨少蚀骨宠:甜妻,请入怀     师父如花隔云端     科举出仕(士)     恶魔盛宠:甜心,你别跑     吃瓜少女穿成恶毒女配(穿书)     六道系统     我可能没有演技     王爷,请自重     狐闯人界:为你成人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