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儿奉先,忠勇无匹。为父即加封你为荡寇大将军,领兵马三万,择日出征!”
荀彧乃道:“此事不难,想天下群雄多是新起之兵,羽翼未丰。若让董卓一一剿之,必将各各崩溃。此中短长,想天下群雄亦必晓得。既如此,则合之不难矣。袁本初乃大汉公卿,祖上四世三公,国浑家望。袁绍与董卓素有痛恨,今屯兵北海,早有讨董卓之意。何况年前,董卓杀其叔父袁隗百口,此仇愈深;徐州高云,乃董卓最害怕者,昔日与董卓多有抵触。其必不肯坐视董卓强大。荀彧觉得,主公可修书与此二人,说其短长,劝其共同发难,号令天下诸侯,同谋讨伐董卓。有袁绍、高云二人出头,天下群雄必定同起呼应。届时董卓自顾不暇,吕布之围自解矣。”
“叔父此言差矣!”,小孔明一副据理力图的模样。
下邳是徐州的中间,在高云管理下又更加的繁华昌隆,百姓兴趣也高。以是下邳的元宵华灯节非常热烈,官办的、民办的各式彩灯花腔琳琅满目,大街冷巷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摩肩擦踵,热烈非常。
“呵呵呵呵,你这小鬼头,见地倒不小。说来叔父听听”。
诸葛亮不假思考,张口答道:“汜水关乃洛阳流派,荥阳以东距陈留比来。董卓如果出兵,必定先取酸枣,以固核心。曹孟德首当其冲,为求自保,必定先动。而曹操位小职卑,难以号动天下。现在天下诸侯当中名誉最盛者乃渤海袁绍、董卓最惧者乃是叔父,我料曹操必将先借叔父与袁绍之声望,以聚诸侯”。
殿上众臣都被董卓吓怕了,稍有不慎便能够遭没顶之灾,一个个谨小慎微,谁敢说话。董卓这一席话问下来,全部大殿之上连个放屁的都没有,一片鸦雀无声。
“不可,不可”,高云摇了点头,“两军阵前,刀枪无眼,你尚且年幼,太不平安。你只留鄙人邳,帮手守备便好”。
闲观星斗月,身沁草木风。
时候一久,不免酒色掏空,董卓目睹得肥胖很多,双眼泛青,面色发暗,坐在龙椅上气喘吁吁,问众臣道:“现在天下宵小之辈甚多,兵变之徒此起彼伏,徐州高云、渤海袁绍、南阳袁术、陈留曹操等等之辈皆拥兵自重,不尊王命。长此以往,必成大患。在坐诸位皆国之栋梁,可有良策解之啊?”
江山易鼎处,焦土葬兵器。
董卓气的拍案大怒,“尔等一个个枉食君禄!临事之时,全无体例!废料!废料!”
“唉,我说你们俩,这一年一回的花灯大会你们不去看,反倒在这里看书?”
“何差之有?”
“应当在书房吧,这些天普通没事都在那边”。
高云心说:“这哪是奇才,这的确就是天赋啊!”
曹操得了这个动静,仓猝与众文武商讨。
“侄儿服从!叔父且听了,自董卓逼宫之时,天下诸侯无不厉兵秣马,枕戈以待。现在春回地暖,用兵之时,岂有稳定之理?董卓堆积多年,兵精粮足,讨之不易。前者丁原不明兵势,擅动兵戈,自取杀身之祸。现在诸侯虽各有小成,却毕竟根底不稳,毫不敢以一己之力与董卓为敌。然若拖延日久,又恐被董卓一一击破。此种短长,诸侯皆同,故而终究必然联手一战。若侄儿所料不差,不出旬日,必然有挑头之人,撺掇诸侯结合”。
吕布闻听,迈步向前,拜倒丹墀,应道:“儿臣愿往!”
“噢!?那吕布不日将至,依文若之意,当如何解之?”
“叔父,有道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昔年秦甘罗一十二岁只曾单身赴赵。今叔父既任小明为随军参赞之职,于公便是君臣之份也。大战之时叔父却将我置于下邳,若全军晓得此事,皆以叔父厚此薄彼也,叔父将何故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