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抵挡了高云一阵子,估计袁绍也去的远了,仓猝虚晃一枪,抽身遁入乱军当中,夺路而逃。
以是,高云一大早就中军点将,安排兵马,要提早去东朝阳以南埋伏,反对袁绍。
贾诩笑了笑,“主公不必忧愁,袁绍所仗者,不过豪族声望与麾下甲兵。现在主公一来奉天子之诏令,以顺讨逆,名正言顺。再者主公兵到青州,即破袁绍,高低立见。袁绍在主公面前,已毫无声望可言。袁绍起五十万兵马而来,几尽天下兵力。此番即使退回河北,所剩兵马亦必定寥寥无几。如此一来,袁绍已是强弩之末矣。主公顺势渡河,收河北易如反掌,有何虑哉?”
高云是个惜才之人,见张颌技艺不凡,心有不忍。以是便没有发挥飞马一斩,张颌也算捡得一条性命。
“就是刚才你说的,袁绍兵马二十余万,我军就算自后追击,也不成能在袁绍渡河之前把这二十万雄师杀完。那就必然会让袁绍等主谋逃脱,岂不是很费事?”
以是,郭图一说这话,袁绍连连点头,“所言有理,高云小儿,一时得志。虽不敷害怕,但是本公为全军将士考虑,决意临时出兵,退还河北。只是现在虎威军十万兵马在此,即便要退,又当用何法啊?”
袁绍惊骇,挥军掩杀。虎威军众将也各领兵向前,与河北兵马混战一处。
袁绍听了审配和张颌的话,都感觉各有事理,故而游移不决。考虑了好大一阵子,俄然灵机一动,笑道:“此事易耳,当初渡河之时,为防万一,我于东朝阳、高青、莒县三处皆放有船筏。现在既然东朝阳和高青各有上风,不如便分军两路,一同渡河”。
高云仰仗雪麒麟脚力非常,在乱军阵中一起追杀袁绍,从阵前一向杀到阵后。单人独骑纵横于万军当中,毫无惧色,紧追不舍。
袁绍明白这一点,固然内心悔怨,但还是强打精力,领兵马出城布阵,与虎威军对垒。
高云此时杀意正盛,挥动一字斩军刀,势如惊雷驰驱。刀光闪闪,罩定张颌周身高低,三十个回合不到,杀的张颌险象环生。
而袁绍本身则领着其他十五万兵马,由颜良文丑二将护着,出了邹平北门,一起急进,赶奔东朝阳。
但是这令还没下,贾诩先起家劝止,急道:“主公,部属觉得,此事不宜”。
袁绍本来也是决定撤退的,眼下的局势就更是非退不成了。如果再打下去,全军淹没都说不定。
袁绍不敢再战,传令鸣金出兵,退回邹平。虎威军六阵兵马直追到邹平城下,但城上箭矢如雨,没法靠近,旋即出兵。
审配话刚说完,武将班里张颌出列发话,“主公,由此地北渡黄河,比来只两处渡口。东朝阳比来、而高青稍远。末将觉得,高云必定推测我军将由东朝阳渡河北还,而以此地为重,设下兵马反对。相反,高青因离邹平稍远,高云或许不觉得主公会舍近求远。故而,此地或许更加稳妥,请主公决计”。
袁绍心胆俱废,拨马而走。打动自家阵脚,河北兵马大乱。
“请主公示下”。
张颌起初败给高云,内心本就胆怯,只是为保袁绍,不得不竭力而为。
两阵对圆,高云出阵痛骂,“袁绍贼子!汝无辜领兵侵犯青徐,图谋不轨!欺君罔上之贼,吾必诛之!速来马前领死!!”
这一场混战,直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虎威军兵马虽少,但战役力却超越河北兵马太多,并且士气又畅旺。厮杀两个时候,河北兵马大溃,死走流亡不计其数。
何况袁绍的兵马并不全在城中,城外北面另有一座寨子,屯着十万兵马。也就是说,面前的局势下,如果让虎威军四周围困,那必然是死路一条。
高云为了制止袁绍逃脱,领十万兵马直临邹平,并没有安营扎寨,而是全数攻到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