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幼麟传 > 第二百零七章 诸葛连弩

我的书架

马钧置于手中,摆布察看了一会儿,面上垂垂现出迷醉神采。

黄月英接过连弩模型,忽嘟着嘴儿,仰脖将目光投向诸葛亮,瞧这神情,竟像是孩童向父母撒娇、讨要糖果普通。

但见在模型的弩身上设有一口约莫一尺见长的匣子,匣子尾端设有一个翘起的扳机,瞧着款式,与军中惯用的弩箭倒是迥然分歧。

“莫非这便是汗青上鼎鼎大名的诸葛连弩之本相吗?”

这时,黄月英解释道:

“此…此物可谓巧夺天工,先…先生与夫人独得之见,钧…钧当真佩服得五体投地!”

黄月英陪着笑了一会儿,忽又问道:“方才见先生一向在看案上连弩图纸,莫非先生对兵器一道,也有浏览么?”

因而,开源节流、为朝廷缔造更多收益便成了诸葛亮最为体贴之事。

由此可见,战役之底子,比拼得还是财帛国本。

诸葛亮悄悄望这台织机,心中殊不平静。

只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汉中王高举兴复汉室的大旗,决然不成能只求偏安一隅,定是要不竭策动对劲敌魏国的守势的。

而姜维自黄月英取出这把外型奇特的弩箭之初,便目不转睛地盯着此物,心中早已掀起惊天骇浪,暗忖道:

马钧喃喃道:“原…本来此物唤作连弩……难怪从未见过。”

这一系列行动固然有招物议,但确切令朝廷赋税支出大增,短短数年时候便已充足保持朝廷官俸、军粮、犒赏等支出。

现在,每年仅官营工坊便可织造精彩的蜀锦十万匹,若遵循中等蜀锦的代价每匹一万钱折算,仅蜀锦一项便可为朝廷创出十亿钱的军费开消。

他见诸葛亮佳耦皆投来扣问的目光,便回道:“钧…钧此前多在魏虎帐中驰驱,做些营建工事,修补军火的活计,故而对…对常见的兵器构造亦略有见闻。”

她方才说罢,诸葛亮便哈哈大笑起来。

说到这儿,他伸手做了个“请”的行动,作邀道:“既如此,伯约无妨随吾到书房一叙。”

念及此处,诸葛亮缓缓收回神思,感慨道:“德衡献此织机,利在当代,不亚于开疆阔土之功也!”

他治蜀以来,公布实施了一系列政令办法,除了闭关垦殖以增加粮食产量以外,还上表朝廷设置司金中郎将和司盐校尉两个衙署,将益州各地的盐、铁矿产划归官营。

他太晓得改进织机效力对益州蜀锦业,乃至是对朝廷的感化了。

马钧却点头道:“工…工之一道,首重巧思,至于力道、准度,皆可通过质料、工艺之改进缓缓改进。”

蜀锦除了被视为首要的交际和犒赏用礼品,发卖此物的利润亦成为朝廷弥补军费的不二之选。

黄月英笑笑不语,径直走到一个角落,取出一把尚处于半成品状况的弩箭模型,重又转回,将之递于马钧。

她伸手虚扶起马钧后,一指木工台方向,道:“先生技艺精美,如有闲暇,还请指导一二。”

蜀锦工艺繁复,精彩富丽,若以豪华贵重而论,锦在纱、罗、绫、绢、缎等十一种丝织品中位列第一,用寸锦寸金描述绝非虚言。

倒是聘请他一道研讨连弩的设想图纸。

马钧闻言,顿觉受宠若惊,忙不迭道:“钧…钧一愚之得,当…当不起先生如…如此谬赞。”

“决敌之资,惟仰锦耳”绝非一句空言。

蜀锦好则好矣,但诸葛亮也深知织造此物过分于破钞人力。

这厢诸葛亮转向姜维,缓缓摇了点头,苦笑道:“山荆一旦碰到志同道合之士,便要聘请来共研工之一道,没有一时半刻怕是歇不下来。这个率性的性子倒是被吾惯坏了。”

以黄月英之巧手聪明,仍需破钞十五日方能织成一匹,而官方织工破钞一月、两月才气织成一匹之人更是比比皆是。

推荐阅读: 道爷下山     我有无数技能点     最强傻婿     我们生活在南京     女装救世主     重生之魔君的前世今生     超凡医仙1     帝国第一宠:老公,吻上瘾     在二次元世界修真的日子     盖世医尊2     辣手狂兵     加点仙尊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