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放下,姜维忽想起马良那一日所说“南中无一月不叛,无一日稳定”之语。
如此说来,此番编练新军结束,如有机遇在正式北伐之前,先到南中练练手,不但能够提早处理后顾之忧,新军亦得以以战代练,难道一举两得?
姜维见状大奇。
只见书房墙上,工工致整挂着一幅绢布为底的图纸,上面画着一只恍若大天平普通的东西,“天平”一头挂着一个斗,斗里装满大小石头,另一头挂着很多根绳索。
从汉中至陇右,沿途皆崎岖难行的山地;而偶合的是,南中地带,一样是山势连缀,通行不便。
时步兵强弓最远可射百步,七十步内可包管有效杀伤,两军比武前起码能够完成三轮麋集射击。
因半年前诸葛亮曾指导过连弩的用法,姜维也不陌生,屏息对准了一会,倏忽扣动扳机。
马钧一指二十步外堆放着的一块老木根,表示试射。
姜维悄悄点头,又拍了拍马钧的肩膀,鼓励道:
现在大汉军队野战能够不虚任何军队,唯独攻城最是亏弱项,若北伐之时能有如此利器助阵,攻城拔寨,起码可增加两成胜算。
顿足道别之际,姜维忽回身道:“再过几日便是除夕,我家兄长张苞病重,我正向聘请诸位火伴一同看望祈福,德衡如果有闲,还请一道前去。“
马钧摇了点头,回道:“发……发石车虽好,但也有许……很多缺点,比方,每发射一次,都……都要破钞大量人力、时候装填;且力度仅能击破木……木板,对……对于砖石所筑的城墙,怕……怕也有力。”
******
新式的发石车属于杠杆式发力,马钧此番倒是将他改成了轮转式发力,借用机器的力量晋升发石车投石的速率和力量,其能力比之新式,岂止倍增!
念及此处,姜维心中悄悄下了决定:“倘若南中真的有兵变的苗条,我必向主公请缨南下弹压……此事预则立,不预则害!”
“钧自省……省的。”
“连……连弩本来可射十矢,但一弦之力若……若要连发十矢,难……不免后继有力。故钧先以牦牛筋混……异化上等蚕丝重……重新鞣制弩弦,使得弦力倍增,又……又将十矢减为七矢,则一……一矢之出,射程力道皆能翻倍,最……最远可至五十步。”
姜维点了点头,回身大步拜别。
“连弩射不穿身着铁甲的魏军,但南中冶铁业并不发财,本地士卒身上甲胄不过外相,更多的还是不着寸缕、赤身赤身,又兼群山密布,山道狭小,若两军遭受,我军以连弩持续打击,倒是能形成大量的杀伤……”
但闻马钧指着木轮子,先容道:“钧……钧鉴戒了连弩之设想,将石头挂在木……木轮上,装上机……构造动员轮子缓慢地转动,便能够把大石头接……接连不竭地发射出去,使敌方来不及防备。”
马钧点了点头,从架子上抽出一张绢纸,铺于案几之上。
马钧点头道:“图纸尚……尚在改进,且年关将近,伯约不察我这工……工坊里都没几小我当值了么?倒是都放假去了,故而最……最将近来岁开春才……才气打造实验。”
这时,马钧上前解释道:
“唔,山地战……山地战……”
“宝贝……真是宝贝啊!”
“还来得及。”
他又看了看树根上密密麻麻的短小箭矢,不觉还是摇了点头。
他开端悄悄摩挲连弩,嘴角按捺不住得上扬。
他再一次举起连弩打量了一番,心道:
但闻“嗖嗖”之声不断于耳,他每扣动一次扳机,就能收回一矢,弩机上方的匣子旋即落下一矢至箭槽,再扣动扳机,又有一矢尖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