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日,闻言刘岱又去东郡太守乔瑁处借粮,乔瑁那里肯给,两军又是大战一番,成果刘岱引军突入乔瑁营寨,斩了乔瑁,刘岱尽降其众,自此马匹,军器,金鼓,财帛也都归刘岱统统。刘岱去了这些,引兵回衮州去了。
曹操道:“现在已无良策,只得自行退兵,再行良策。然后图之。”
李腾回到营寨当中,筹办歇息一下,却有人来报,道:“有人来访。”
曹操道:“真乃义士也。”
李腾拜谢。曹操自引本部军马往投扬州去了。过了几日,又有军士报公孙瓒同刘备,关羽,张飞,往北去了。
李腾笑而不答。曹操道:“我有言在先,如若飞云走投无路,必来投我,我定当夹道欢迎。”
李腾笑道:“好好,我等都在阵内,看你建功。”
李腾命人请之。来人翻开门帘,李腾一看,本来是曹操。李腾道:“曹公到此何事?”曹操感喟了一声道:“操上不能报国度之恩,下不能安养百姓,只恨操兵少将寡,不能成事。何况各位诸侯都是各持异心,操观此不能成事,是以欲退还之。”
徐荣考虑再三,拜倒在地,痛哭道:“听君一说,荣感忸捏,情愿归降。”
李腾将徐荣交予士卒让其好生把守,不要有所闪失。便又领了军马,望皇宫而来,只见宫中余火未灭,李腾便批示兵士,毁灭余火,打扫宫殿瓦砾。反董卓所掘之陵寝,尽皆埋葬。于太庙地基之上,草创茅舍三间,请众诸侯立列圣神位,宰太牢祭奠之。祭奠结束,尽皆散去。李腾随陶谦回到营地当中,将徐荣押上来,李腾上前解掉徐荣身上的绳索,道:“现在董卓残暴,残害百姓百姓,燃烧宫殿,掘人陵寝,无恶不作。你跟着董卓,迟早被义兵所杀,不如早早归降。”
徐荣举刀策马前行来战张师,两人战了十个回合,徐荣抖擞一刀,张师遁藏不及,比徐荣一刀斩于马下。刘岱见折了张师,又派一名部将,两人大战了三十多个回个,被徐荣买个马脚,也斩于马下了。刘岱见徐荣连杀两员大将,偶然再战。陶谦看徐荣两番得胜,刘岱偶然再战,便批示军马掩杀畴昔。刘岱打败而归。被陶谦得了很多军马东西。
李腾扶起徐荣,将徐荣举荐至陶谦,陶谦见得一大将,封徐荣为典军校尉。徐荣拜谢。陶谦命士卒拿酒来,又和李腾徐荣喝了一阵子,这才去歇息了。第二天,李腾自与徐荣谈些闲话,有军士来报,道:“孙坚领雄师回江东去了。”
夏侯惇笑道:“主公多虑了。我看那吕布不过禁止一下我们,好让董卓老贼先行。那里会有甚么伏兵。”
众将士道:“主公之计甚妙。”
点拨军马,展开步地,在营寨前等待刘岱到来。未几时,只见远处浓烟滚滚,灰尘飞扬。李腾知是刘岱雄师开来,赶紧叫军士打起精力,筹办迎敌。只见刘岱军在阵前停了下来。陶谦问道:“不知刘太守为何举兵来见?”刘岱上前道:“只因军中粮草未几,特来借粮,还望陶刺史恩准。”
李腾道:“既然曹公已知仇敌意向,何不设法击之。”
陶谦道:“你粮草未几,自可往袁公路处,他是督粮官,自有粮草借与你。明天你不找袁公路,反来找我,是何事理?”刘岱道:“公路早已经盗了粮草,往淮南去了。如何借之?”陶谦道:“我自粮草也未几,支撑我会徐州尚且不敷,那里另有粮草借与你?”刘岱道:“我知你本日必不肯借,不然我遣一舌辩之士足以,那里还用得了这雄师前来。”
李腾道:“谢曹公美意。我已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