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冷哼一声,极其不满的怒喝道:“既然你发明敌情为何不第一时候禀报本将,而是私行动兵挞伐上庸?你可晓得你最大任务就是镇守宛城?”
“你!”朱儁一时气结,本身临走时给吴懿的见机行事权力不过是顺带一提罢了,底子就没希冀吴懿能从十数万黄巾军手里光复上庸。在朱儁的打算里上庸的那些黄巾军都将是本身内定的晋身之资,可那边推测那十数万黄巾军底子中看不顶用,竟然被吴懿这家伙轻而易举就击破了。
一旁的孙坚俄然站起家来:“既然子远击破十数万黄巾贼众,可为何孙某入城一来却没看到多少尸首?不知子远此战究竟斩获多少?又可曾抓到黄巾军的甚么将领?”
公元156年时大汉天下在册人丁就有5000多万,可到了公元258年时,最为强大的魏国也只要440多万人,吴国只要200多万人,最弱的蜀国乃至只要90多万人。只是过了一百年,人丁不但半点增加反而锐减了靠近九成。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
吴懿淡然一笑:“如果鄙人没记错的话,将军临走时是给了见机行事的权力,而鄙人掌控住了战机一举拿下上庸全境又没让宛城有半点毁伤,莫非在将军看来鄙人反而是有过无功么?”
“子远,这统统究竟是如何回事?为何你会俄然兵发上庸?为何你在战前没有写信奉告本将?”朱儁跪坐在上庸城守府的主位,一脸阴霾的盯着站立鄙人面的吴懿等人。
吴懿却好似完整没看到朱儁的神采普通,平平的回禀道:“自将军分开宛城以来,为了防备上庸黄巾军对宛城的攻击,鄙人于上庸一带布下了数百标兵。前日鄙人标兵回报,上庸黄巾军因城内粮尽便出城劫夺周边百姓。鄙人以为这恰是趁虚击破贼军的最好机遇,因而便点起军马杀奔上庸。所幸天佑大汉,鄙人一战击破贼军本阵,贼首张曼成当场因惶恐过分而亡,其他贼众本就已多日未食饱,在贼首张曼成俄然毙命的环境下纷繁四散而逃。鄙人趁机攻入上庸,一举将上庸全境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