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知麦城粮少,情势险恶,以头叩地要求刘封先出五千军多带粮草解燃眉之急。上庸到麦城本就路远,刘封见廖化不但要他出兵,还要他照顾多量粮草,更是果断此事断不成行,说到僵处干脆拂袖而去。廖化见刘封无出兵之意,心中大恨,却无可何如,只能连夜奔汉中去求雄师。
孟达知刘封所思,也愿刘封出兵身故麦城,到时候此地总领就非他莫属。但荆州此时情势险恶,本身身为副官,任由刘封只带五千军去麦城,不管将来可否对峙到刘备雄师赶到,他都要负很大任务。故意将本身所部分出五千军马予刘封,又怕只留五千军制约不住申耽兄弟。何况孟达所部万人,均是其运营数年攒出的家底,对孟达忠心不二,若赴险地,不管终究成果如何,恐都难回一人。败必全军毁灭,胜也定会被关羽以重修荆州武备为由截留。
刘封知孟达所述有理,可思关羽与刘备之情,仍然迟疑道:“何如干羽与父亲情同手足,若不去救,但有闪失,叫我在父亲那边如何交代?”
孟达心中不满,又思当初刘备入川本身的巴结之功,更是胸闷难明,却也不敢对刘封发作。
关羽自知除此更无他法,便要采取,命人拿来从北门往上庸方向舆图。哪知忽从末位角落传来一言:“此言不成!吕蒙围三阙一,非是要放君侯一条活路,君侯若从北门轻出,必中吕蒙伏兵之计也!”
刘封听孟达之言,顿觉有理,当下立即按下亲身带兵去救关羽的动机,与孟达细商誊写呈给刘备手札内容,召见廖化时竟就以上庸初定、不能分兵、要稳守入荆通道为由让廖化带此手札去汉中求援。
孟达对曰:“东吴兵精将勇,已取江陵为根,曹操亲率雄师十余万包抄襄阳,猜想破城只在朝夕。我等山城之众,安能敌这两家强兵?何况申耽兄弟前见主公汉中大捷,这才俯身愿降,光阴尚短,所部万人难以分化,若将军轻出,带之则祸在身侧,留之则恐复归曹操。到时上庸若失,我等皆与关羽同处窘境也!”
且不说在麦城堕入绝境的关羽如何应对吕蒙的重重包抄,先说廖化受命先到上庸求援。
攻取上庸诸郡,孟达功绩本远多于刘封,只因刘封是刘备义子,被刘备加封为副将军、领上庸太守,孟达反而副之。
使者回营陈述备述,吕蒙攻城便更加狠恶,只留城北一门不围,诱使关羽见城难守从北门逃出,以便早日靠伏兵活捉。
孟达笑道:“某闻主公自汉中为王后欲立后嗣,问于孔明,孔明以此为家事教问关、张,当年关羽兵围樊城尚自对劲,因将军不奉令出兵樊城助其破曹而心胸不满,复书言将军乃螟蛉之子,不建立,更劝汉中王远置将军于上庸山城之地,以绝后患,此事大家皆知,将军岂反不知?”
赵累道:“上庸救兵不至,必是刘封、孟达见曹操、孙权两家势大,按兵不动之故。现在之计,只能弃此孤城,奔入西川,求主公复兴雄师,以图规复了!”
刘封闻廖化拜别,坐立不安,却又不肯出兵,只好一面向荆州方向派人刺探动静,一面只等刘备亲率雄师前来再诉说启事。就此,关羽期盼上庸救兵的但愿便成了泡影。
王甫哭告:“本日之事,虽子牙孙子复活,亦无计可施!”
当夜关羽心中无计,城外吴兵招唤越城投降免死,军心涣散,去者甚多。谓王甫曰:“吾悔昔日不消公之言,不听诸葛松退兵之劝!本日危急,如之何如?”
一想到这儿,在上庸太守和保全气力二者之间,孟达还是挑选了保全气力。当下便收敛了笑容,装做一副设身处地为刘封运营的模样劝道:“此地离麦城数百里,曹操又有雄师屯于襄阳,将军只带五千人,如同抱薪救火,恐未到麦城便会堕入曹军重围。将军能够上庸初定,未可轻离为由,侧重夸大保住此地为入荆通道更抓紧急,修书一封叫廖化带去汉中面呈汉中王。待汉中王大兵至此,将军再求为前锋得救,岂不更美?若将军轻出,上庸有失,汉中王欲救荆州而不成得,岂不更加大罪?”何况关将军此时虽困于麦城,但其早前还总领三万雄师兵围樊城,纵是回夺江陵稍有倒霉,退到麦城不过有依城待援的设法,就算夺不回江陵,麦城虽小,以其兵力必能久守至汉中王兵至。如若上庸因将军轻出而失,曹操依此地与汉中王相持,则麦城救兵有望,将军身陷重围,才是自陷绝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