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贞想到了这百张强弩的来源,必是骆俊代表陈王刘宠给送来的。上午见到骆俊时,骆俊犒军的物质里有肉、有酒,另有一些推车,现在想来,那些推车里放的应当就是弩弓了。陈王以擅弩著称,他的私库里存有强弩数千,虽以此组建起了一支强弩军,但抽调出一些送给皇甫嵩自是平常之事。荀贞乃是皇甫嵩麾下数一数二的战将,皇甫嵩得了弩弓,当然不会忘了他。荀贞大喜,说道:“走,看看去。”
郡府的城门、府门多有亭长,府门亭长便是郡府大门的亭长,主守府门。荀贞哈哈大笑,说道:“你但是我们颍阴的少年才士,如何能只做个府门亭长呢?如何也得任你一个主记史也!”
宣康说道:“啊?此话怎讲?”
昔在颍川郡,只是一郡之地,没有见过多少外郡的豪杰名流,也没有见过几个朝中的高官名将,每当想及天下之大,每当想起那些外郡豪杰、朝中名臣的高名,不免会生出畏敬之心,就比如“卫青在位,淮南寝谋”,便算有些野望,却也不敢有太大的野心,而自从皇甫嵩交战以来,皇甫嵩麾下尽皆朝中的初级将领、各地的才士豪杰,如北军五校的那几个校尉,如傅燮、孙坚等人,一见之下,并肩作战,他却发明这些人也不过如此。
只是,皇甫嵩善战多谋,用兵如神,攻伐战取,无往不克,倒是一座令荀贞瞻仰钦服的高山。更首要的:皇甫嵩怀忠履义,对朝廷忠心耿耿。荀贞回顾远处夜下的虎帐,中军里火把通亮,皇甫嵩现在约莫应当是在措置军务?贰心道:“一日皇甫嵩在,我就一日做大汉的忠臣。”
荀贞驻马河边,立於垂柳之畔,了望了半晌,问荀攸和戏志才,说道:“公达,志才,今晚安营时,听军中领导说对岸的这个亭部叫做辰亭,但是得名自辰陵么?”
宣康应道:“是。”
在与华氏的交兵中,宋元公吃过一次大败仗,差点弃城逃窜,厥后在齐军的帮忙下,采取了齐将的建议,遴选精锐的兵卒,弃用长兵器,全用短剑,与华氏的叛军搏斗苦战,获得了胜利,败华氏於新里。这是否是史乘有载第一次用短兵杀敌得胜,荀贞不清楚,对不晓得的事他向来是有一说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因笑道:“能够如此!”停了半晌,见宣康露入迷驰之色,又说道,“叔业,兵法云:狭路相逢勇者胜。以短兵杀敌当然是‘勇’,然此策不成滥用,必须当肯定麾下的将士尽皆英勇、不畏死,又且是战事堕入僵局之时,才气够此克敌。”
荀贞遐想当年,诸国纷争,或战或盟,百家争雄,豪侠辈出,不觉情怀荡漾。每当战乱之际就是豪杰辈出之时,想及宣康白日时说的“君必能为一郡之太守”,他虽明知就眼下来讲这是不太实际的,他才二十出头,此前最高的职务只是郡兵曹掾,既非孝廉,也未曾治过处所,朝里也没甚么背景,军功虽高,一跃为太守难度不小,但却仍然忍不住想道:“或许多少年后,我亦能逐鹿天下。”与黄巾军的战役,不但使他生长了,也完整激起出了他的野心。
回到营中,兵卒已经安息,除了巡夜的巡查步队外,营中没有甚么人走动,静悄悄的。
……
荀贞对劲的收回弩机,爱不释手地把玩,笑道:“非我神射,是陈王的弩机太好。我久闻陈王善弩,所藏皆良弩,彻夜一试,公然公然。”环顾诸人,笑道,“有了这百张强弩,东郡之战,我部就更有掌控了。”荀贞部中本有两百强弩,现又得了这一百张优杰出弩,三百弩矢的几轮齐射就能击溃上千黄巾兵卒。荀攸、戏志才觉得然。
河对岸的亭部中另有些乡民没有睡觉,遥见灯火稀少闪亮,时有犬吠鸡鸣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