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最风流 > 117 三战尽复东郡地(二)

我的书架

昨晚荀贞在帐内高卧,与何仪谈的纵情,原中卿、左伯侯等亲兵却就受累了。何仪部中满是黄巾降卒,他们提心吊胆,就惊骇万一有事,一整晚高度严峻。

荀贞再又望了望列队岸上的何仪部的部卒,比拟昨日,何仪部的这些黄巾降卒在迎对他的目光时似也有了点奥妙的窜改,荀贞夜宿在他们营中,意味着荀贞对他们非常信赖。刚才调集的时候,有胆量大的降卒问了何仪,问他昨晚和荀贞都聊了甚么,何仪照实答复,听到竟然是聊了一早晨的神仙方士、童年趣事,这些降卒们面面相觑,临战之际,不说明天的战事,却说那些?细细一想,这应是因为荀贞对韦乡之战很有掌控吧。故此,他们再看荀贞时,与何仪一样,感觉很靠近,靠近里又带了对韦乡之战必胜的信心。

他望了望布阵在河水北岸的何仪部众,接着又想道:“早在他降我当初,我拨给他两百人听用,当时就想过夜在他的营中一夜,以示我对他之信赖,从而减掉他的猜忌猜疑,以安其心,只是当时转念细想,感觉机会不到,现在看来倒是机会到了,彻夜我就不去对岸,住在他的营中吧。”

何仪刚才见他返来,从本营兵卒里驱逐出来,现正恭立在他的马边。

诸人应诺。典韦、陈到等渡河归部,而荀贞却没有渡河畴昔。

“噢?汝祖见过郅伯夷之子?”荀贞方才说想听他讲讲汝南的方士神仙故事,实在只是随口一说,但听他的祖父竟见过郅伯夷之子,不觉顿时真的来了兴趣。

荀贞心道:“何仪本黄巾渠帅,麾下亦曾有过万人之众,颐指气使,今降於我,从‘人上人’变成了‘人下人’,部众不到千人,临阵需得先发,我虽命他将家眷宗族搬到了平舆,平时亦多皋牢於他,但要想获得他的至心尽忠,使他甘心甘心从命我的号令,却还得示之以恩信。”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句题外话,荀贞是从后代穿越而来,对汝南的方士神仙故事自是不信的,可固然不信,却挡不住猎奇,何哉?便是因为汝南的方士神仙故事极其最多,且里边的配角大多驰名有姓,是确有其人,而不是假造缥缈的。

荀贞对劲地暗自点头,转望对岸,见许仲、刘邓、典韦、陈到、江禽、陈褒、辛瑷等人也在整部,就传令道,“去对岸奉告君卿他们,整军完后先用饭,吃过饭就渡河。”一个亲兵领命,奔去对岸。两岸三千兵卒,整部完后,当场用饭,饭后,许仲等率部渡河,与何仪汇合。

何仪恍然大悟,敬佩地说道:“司马真是博学,一语解我猜疑。”

《后汉书方士传记》记录了三十四个方士,汝南郡就占了个六个。

渡河后,荀贞令许仲派人把汇集来的船只还给船长。对荀贞这一点,荀攸、戏志才是很赞美的,不管他是沽名钓誉、珍惜浮名也好,体恤百姓、真的爱民如子也好,起码如许做百姓不会在背后骂他。自颍川守阳翟以来,历经多次之战,转战颍川、汝南两郡,凡是荀贞率部所到之处,留下的都是百姓的一片夸奖之声,所得佳誉到处,积少成多,或许现在这些佳誉还只是“空名”,得不到实际的好处,也没有传播到太远的处所,但只要持之以恒,假以光阴,荀贞爱民、军纪森严的隽誉必会为天下人所知,就像是皇甫嵩一样。

也是以之故,桥既不宽,许仲、刘邓等曲的两千多步骑多是乘船而渡。何仪布阵在北岸,谨防以待,防备韦乡的黄巾兵卒杀出阻击,不过直比及对岸的步骑悉数过来,也没见韦乡之守卒露面。

荀贞本是想明天渡河的,但因刚才旁观过韦乡之防备,有了定计,为了能更好地实现这个战略,当下窜改了主张,他驻马南岸,瞻仰天气,见已是下午,心道:“如果现在渡河,等余下在北岸的两千多人过来,怕是要到傍晚了,倒霉我之战略实施。”即令何仪便就留在北岸筑营鉴戒,而令余部不必急着过来,先在对岸休整,等明天早上再渡河不迟。

推荐阅读: 重生复仇录     路尽是归途     商业神婿     恐怖教室     都市神医     快穿白月光:boss,捡起节操     猪妖纪     绿茵大冒险     一鼎成神     最强神的迷途冒险     医得美人心     一染尘埃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