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最风流 > 39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

我的书架

果如荀贞、荀攸所料,半天后,他们方入邯郸就又听到了另一个消息:李燮被拜为议郎。

回邯郸的路上,荀贞传闻了一个消息。倒是冀州安平国王刘续坐“不道”被诛,国除。

跟着这个消息来的另有京师士子新编出来的一句谚谣:“父不肯立帝,子不肯立王。”

荀贞又想道:“汝南太守赵谦,汝南一别,数月未有音信,我也应当写封信给他,问候问候。”

何为州郡名族,这就是州郡名族了。

当今刘续坐“不道”被诛,“不道”主如果指“逆节绝理”之罪,所谓“逆节绝理”,也就是李燮所说的“在国无政”了。李燮的上奏既然说得对,那他的罪名必定就能免除了。

细数下来,荀贞能搭上线的朝中大臣、处所长吏以及今后的名臣还算是有几个,荀彧、钟繇等年青一代的不说,长一辈的人除了阴修、赵谦、李瓒,又另有王允、孔融,给王允、孔融的信他早已写就,令荀成、陈褒顺道送去了。

李瓒今后的宦途荀贞也不晓得,可就如赵谦一样,只凭他现在的前提:李膺之子,与张邈交好,袁绍是他儿子李宣的外亲,就完整值得荀贞保持与他的联络了。

他这么欢畅,倒是因为李燮与荀氏有旧,算是他与荀贞的长辈。

阴修离职颍川后,他隔三差五地写信、遣人送礼品给阴修,礼尚来往,阴修也常给他复书。黄巾乱后,他忙於参军交战,倒是已有多数年未曾再与阴修有过联络了。当今他被擢为比二千石,阴修在朝中必定晓得此事,他应当写封信送去,感激感激阴修当年的“知遇之恩”。

“十二卿”这个说法来自汉末的刘熙。

刘熙生於汉末桓帝、灵帝年间,字成国,北海人,献帝建安年间曾避居交州,是汉末的经学家,训诂学家。三国时任过蜀国大长秋的学者许慈和吴国的名臣薛综、程秉均曾从他问学。

荀贞起家为繁阳亭长时阴修刚到颍川为太守,是阴修汲引他为西乡有秩蔷夫,又拔擢他为郡北部督邮,他不折不扣的是“阴修故吏”。

《西汉会要??职官一》引刘熙释云:“汉置十二卿:一曰太常,二曰太仆,三曰卫尉,四曰光禄勋,五曰宗正,六曰执金吾,七曰大司农,八曰少府,九曰大鸿胪,十曰廷尉,十一曰大长秋,十二曰将作大匠。”但据《汉书??百官公卿表》所列,自太常至执金吾计十卿,秩皆中二千石,丞皆千石。又《汉书??何武传》及《朱博传》都有九卿的说法。对於这个题目,韦昭辨云:“汉正卿九:一曰太常,二曰光禄,三曰卫尉,四曰太仆,五曰廷尉,六曰鸿胪,七曰宗正,八曰司农,九曰少府,是为九卿。执金吾为本故中尉,掌徼巡宫外,司执奸邪,至武帝更执金吾为外卿,不在九卿之列。大匠,次金吾。长秋,自皇后宫,非天子卿员。”

韩馥这个今后的冀州牧是颍川人,与荀贞同郡,传闻他现在朝中为吏。只可惜荀贞成名得晚,退隐得也晚,与韩馥倒是没过寒暄。

士大夫间通过联婚、举主、故吏、弟子等各种手腕相互靠近、相互吹嘘,构成了一个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安稳干系,紧紧地把占着士林的言论和通往朝廷上层的门路。要非有荀氏后辈的身份,看看刘备、孙坚等这些敝宅后辈就晓得想要出头该有多难了。

荀攸甚喜,弹冠为庆。

他又想道:“另有李瓒。我闻他数月前被朝廷启用,征拜为东平相。我也该写封信给他。”

李燮既与荀爽为友,当然就是荀贞、荀攸的长辈了。

之前他任郡吏的时候,朝中有没有人对他的影响还不大,现在是赵国中尉,在朝中就必必要有人了。袁绍、曹操诸辈毕竟隔了一层,即便曹操倾慕相对,他也不能全依托曹、袁,本身在朝中也得有门路,阴修是一个极好的人选。

推荐阅读: 无双战神在都市     气荡天涯     一顾天下     逆天凤变:绝世农女不入宫     官方救世主     寂灭道帝     功夫做菜有搞头     分手工作室     总裁每天都在翻船     从漫威开始创世     孤虚     盗墓风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