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最风流 > 72 初见一龙(下)

我的书架

荀爽之女荀采,嫁畴昔两年后,阴瑜病卒。荀爽心疼女儿,不忍她守寡,便又给她寻了个夫家,乃是阳翟郭氏的后辈。荀采不肯,因为之他杀。固然两汉回礼教束缚未深,对妇女的贞节不太看重,孀妇再嫁很平常,可说到底,荀爽没把这件事办好,美意办好事,竟是以把女儿逼死了,这纵非他之本意,毕竟难堪。

待最后一个登堂的刘家家主刘翁下堂后,他笑对荀贞说道:“贞之,你这官寺的大堂未免也太小了些,跟班我来此的士子们都是本郡的豪杰,却只能让他们候在院中。春虽回暖,民风仍寒,在院里一站半天,怕是都冻坏喽。”

阴修的才气如何,荀贞眼下还不能肯定,不过通太长久的打仗,他发明这位新任的太守起码脾气不坏,像是个好脾气的人。公然,阴修没有问罪於他,而是笑道:“我只是与你谈笑罢了。你我两族原是姻亲,不必如此拘束。……,我自任本郡,便思要拜候高阳里,拜见大贤。今趁行春之机,总算达成所望。来你乡中之前,我特地拜访了汝家诸龙。昔,夫子誉老子为龙,言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对这句话,我本来是只知其文、不知其意;今见汝家诸龙,方解夫子之叹!盛名之下无虚士!令我得益匪浅。只惜二龙早逝,六龙远游。”

他父亲高成答道:“回禀明府,小人等只是粗暴乡民,土里刨食儿,何敢称为大姓。久闻明府贤明,今治本郡,实乃小人等的福分。小人冒昧,大胆备了一些礼品,还请明府笑纳。”

阴修、朱敞别离安抚劝勉,把他们都奉劝、鼓励了一番。

——若说他之前和荀贞交好,只是出於“意气相投”,那么现在他与荀贞交好,则是存了决计的成分了。这也不必然是好事。人生人间,知己难求。与其说知己难求,不如说是纯粹的豪情难求。他和荀贞的友情本就不安定,“意气相投”只是他自以为的,实际上只是他的一时髦起,不然他也不会当着荀贞的面与文聘争斗了,当今有了好处干系的存在,说不定反是件功德。

高氏父子退出去后不久,谢、费、冯、刘诸家的家主络绎赶到,顺次登堂。

谢、费两家还好,不是没见过官吏,特别是费家,既是张让家的来宾,费畅又是郡中督邮,犹能存些平静;冯巩的父亲冯暖和刘家的家主刘翁两人长这么大,县令都没见过几次,这是头次见两千石的“朱紫”、本郡的太守,冲动得浑身颤栗,回话时都带着颤音。

是以之故,阴修也想示好荀氏,以企图能够借助荀氏在州郡的重名,来为本身助力。

院外来的不是别人,恰是高家家长。

《汜胜之书》是前汉汜胜之编的一本农书,高成虽发展乡间,但连大字都熟谙不了几个,自是没看过这本书。不但没看过这本书,并且因为阴修说话太文绉绉了,他有一半都没听懂,也不好出口扣问,不知该如何答复,只能伏地叩首,唯唯诺诺:“诺。”

阴修说完,县令朱敞也鼓励了几句。

他虽倚仗黄家是势,夙来骄横轻脱,但一来恋慕古游侠之风,对财帛实在并不是特别看重,要不然当日也不会被荀贞一吹一捧,就舍了程偃的债券,并主动和荀贞交好;二来,他也不是不知轻重之人,——他家的背景阳翟黄氏固然势大,可这阴修也不弱,不但现为本郡太守,并且来头也不小,南阳阴氏乃是光武天子的老乡,当年的四姓小侯之一。复兴以来,其族中已出过两个皇后,汉家的皇后多出南阳,客岁底刚被立为皇后的何氏不就是南阳人么?谁也不能包管这阴氏今后会不会再出皇后,若能借助荀贞的线搭上阴修,自是最好不过。无官无权的士族,他能够不在乎;但对像阴氏如许“与汉同休戚”的百年贵族他却不能不仰为观止。

推荐阅读: 仙侠世界我养猪     嫌妻当家     鉴宝龙医     都市极道魔尊     邪少宠妻无度     重生之娘娘万福     神级修复高手     逍遥小妖孽     婚意绵绵:腹黑冷少别这样     重生九零:小辣妻,狠会撩     蜜汁炖鱿鱼1     恃宠生娇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