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最风流 > 89 从征汝南(中)

我的书架

荀彧走后,荀贞负手在院中,立於石榴树下,瞻仰枝叶富强,心道:“数年运营,现在我名满郡中,手中有千余精兵,郡朝吏员多为我之朋党,根底已牢。等私学办起,想来今后也将不会贫乏可用之人。可喜可贺。”

阿满,是荀贞门下的一个来宾,荀贞在班师返来阳翟后,派他出去办一件事,他已经出去很多天了,终於明天返来。

是以之故,他劝荀彧,说道:“文若此言差矣”

颍川在战国时属於三晋之地,三晋特别韩国事法家的中间,申不害、韩非子的故里离阳翟只要几十里地,本朝以来,通过世传“文法”,也即法律而任官达三世或三世以上的世族屈指可数,不过五六家,而颍川就有三家:阳翟郭氏、长社钟氏、颍阳王氏。受法家克意进取、以法治国、崇尚机谋、保护中心集权等思惟的影响,颍川士人以儒学为经,以法学为纬,主动参政,以天下为己任,以是党人当中颍川报酬数甚多,“八俊”里李膺、杜密、荀昱都是颍川人,当年太门生的魁首贾彪也是颍川人。因具此崇法家、尚机谋之传统,到了三国风云际会的期间,颍川士人自就脱颖而出,曹操引前人之言,说:“汝颍多奇士”,直到晋时,祖逖之兄祖纳还说:“我汝颍之士利如锥”。

郡中诸县的名儒、士子齐聚阳翟,满城衣冠人士。荀贞在上值的路上,目之所见多是高冠长衣的儒生,碰上了解的人,他们在路上彬彬有礼地施礼问候,恍忽间,这座城竟不似一座方才经历过严格战事的城池,而竟似一座来往无白丁、谈笑皆鸿儒的文明之城了。

在这三天里,荀贞只要有空就和荀攸、荀彧、戏志才等去旁听,听到最后,他发明了一个挺成心机的征象:与会的这些硕儒们有着很多的不异之处,比如大多善于辩论,大多博通诸经而不埋头经,大多兼习儒、法两家,并且在各种题目上,他们的观点大多殊途同归,有着令人诧异的类似。细想之下,这却也不敷为奇。颍川郡的士族多是累世的交谊,如荀氏、陈氏、钟氏,其族中的名流平时就常在一起切磋学问,悠长下来,相互之间自是分歧日少、不异日多。

荀衢瞧着荀贞,笑道:“‘得了些贼兵的财贿’?只是‘得了些贼兵的财贿’么?前些天,公达、仲仁连着往你家和西乡你买的宅院里送了几十辆车的财贿吧?你固然做的隐蔽,但是却瞒不过我。”

送走了荀衢、陈纪,荀贞和荀彧、荀攸等回县。

荀彧问道:“阿兄何意?”

在得了这个讯息后,荀彧来找荀贞,对荀贞说道:“阿兄,元常荐我为户曹掾,我不想任职。”

荀贞心道:“颍川受战国时法家遗风的影响,士人不孜孜於恪守经学,做一醇儒之士,而是大多兼通儒、法两家,相互又来往密切,在学问上的观点大多分歧,志同道合,这或许是颍川士子厥后结成一个政治个人的原因吧”

左伯侯笑道:“不是,他找到了荀君令他找的人,和那人一同返来的。”荀贞大喜,说道:“好人在那边?”左伯侯答道:“在院中。”荀贞翻身上马,顾不上荀彧、荀攸、戏志才等人,抢步登上门前台阶,疾步往院中去。看他如此急仓促的,荀彧、荀攸、戏志才等面面相觑。

荀贞说道:“讨贼与安民一样首要。颍川刚遭兵乱,百姓急需安抚,你既被元常举为郡户曹掾,合法趁此良机为吾郡百姓造福。”

荀彧不知荀贞派阿满去找的是谁,见他如此迫不及待,甚是诧异,问荀攸、戏志才:“是何人来到,竟使我兄如此欢乐?”

推荐阅读: 风流小书生     升维之旅     我的老爹是重生     现代天师的修行生涯     奥特曼无限进化     农女为凰     最强唐僧战西游     玄幻:开局主角想杀我     都市超强仙医     浮云圣尊     侯夫人的悠闲生活     愿君寄我相思忆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