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 第六十章李儒
他所指的胜,天然是徐荣在汴水之畔打败曹操的那一战。
到底是老了啊!
李儒这才反应过来,面对满朝文武乃至天下人皆惊惧的董卓,李儒却只是点了点头,随后才渐渐站起家来,对董卓拱了拱手。
董卓轻声唤了一句。
李儒点了点头道,声音入耳不出一丝担忧,反而模糊有些不屑。
“明公猜得不错。”
“不。”李儒摇了点头道,“明公,鄙人的意义是,全面开战!”
可现在分歧了,那群关东群寇不但主动打击了,并且还连胜我两场,若我们再不反击,莫说军心摆荡,只怕这雒阳城内……也会闹出很多乱子。”
“不错,关东群寇确切出兵了。”
闻言,董卓算是沉着了一些,却仍旧余怒未消。
长此以往,不瘦就有鬼了。
坦白来讲,如果张恒手中具有这些力量,他的挑选应当会和李儒差未几。
“关东鼠辈也敢出兵伐我,当真是不知死活!打到那里了?”
董卓哂笑一声,“打天然是要打的,难不成还要恭迎那些关东群寇入雒不成。”
“正跪在宫外,等待召见。”
明面上的仇敌还好说,最让人头疼的,还是暗中的老鼠。雒阳城中的那些个世家豪族,朝堂上的那些个士大夫们,他们嘴上顺服,内心可都憋着坏呢,一不留意,就有能够被他们钻了空子。
胡吃海塞之余,董先生还不辞劳苦,没日没夜地给宫中的那些蜜斯姐们上心机课,身材衰弱也就在所不免了。
入雒以后,董卓想建立威望,便是李儒建言废立天子,把少帝刘辩从皇位上拉了下来,搀扶了刘协继位为天子。
“别人呢,现在那边?”董卓问道。
“服从!”
这在世人看来的确是一步臭棋,但李儒不这么以为。
“明公来了。”
“明公且息怒,不过是互有胜负罢了。”
谁不平,灭了就是。
别人要的,是权势、职位与名利。
董出色来越肥,但李儒却越来越瘦。
董璜立即抱拳道,随后回身拜别。
董卓又一拍桌案,指着军报痛骂道。
董卓的神情立即严厉了起来,“文优,你的意义是说,那些世家豪族见我军新败,会趁机反叛?”
或者说,李儒的设法与统统人都不一样。
闻言,董卓立即皱起了眉头。
董璜分开后,李儒俄然一挥袖,让尚书台内的酒保全数退了下去。
自入雒以后,董卓便把尚书台交给了李儒掌管。现在朝堂大事,可谓是李儒一言而决。除此以外,李儒帮董卓练兵多年,在军中也有着很高的声望,是实打实的董卓个人二号人物。
因为李儒所言,与最后定下的计谋背道而驰。
他之于董卓,相称于荀彧之于曹操,诸葛亮之于刘备,鲁肃之于孙权。
再者,李儒早就看出关东诸侯皆是一群名利之徒,就算勉强聚在一起,也是一盘散沙,敢不敢主动打击都是两说,更遑论攻破雒阳。
倒也不怪董卓如此气愤,前番杨定被杀后,徐荣就给雒阳发过军报。得知杨定战死的董卓大为恼火,当即就要主动出兵讨伐关东,却被李儒拦了下来,最后只给徐荣下达了一个恪守荥阳的军令。
“徐荣无能,败了也就算了,竟然连荥阳也丢了,该杀!”
董卓心中暗自感慨道。
见董卓皱眉,李儒开口解释道:“明公,此一时彼一时也。关东群寇聚在一起,如果不敢主动打击,光阴一久,民气四散,我们倒也没需求操心去打击他们。
从后宫到尚书台的间隔并不算远,现在的气候也远远称不上酷寒,但董卓这一起走来,不但没有感到暖意,反而更加步路盘跚,额头上直冒虚汗。
李儒,字文优,是董卓麾下最首要的谋士,也是这些年董卓能越混越大的依仗。
董卓顿时嘲笑道:“另有甚么好措置的,一将无能,累死全军,徐荣败北而归,罪无可赦。雄师出征之日,恰好用他的人头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