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大道泛兮,其可摆布。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荏弱胜刚烈。鱼不成脱於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27.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是以贤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31.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澹泊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成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丧事尚右。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思泣之,克服以丧礼处之。
0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23.希言天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孰为此者?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处置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2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0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是以贤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有为,则无不治。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高低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有为而无觉得。下德有为而有觉得。上仁为之而无觉得。上义为之而有觉得。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波折生焉。军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罢了,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0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世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成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不成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29.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