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瑀心中悄悄感喟一声,终究放下己见,筹算听一听严象的观点。因而他深思半晌,对严象道,“不知别驾有何高见?”
“使君只需留下一名分量充足的守将,扼守寿春,也算给外人一个交代了。”
这对于陈瑀来讲但是一个坏到不能再坏的动静。
“回禀使君,郡兵固然把握在您的手中,但是胡家等世家对他们的影响力太大了!再加上您刚接办寿春不久,军中又讹传是您害死了前刺史陈温,您想要带走他们,恐怕是不轻易。再加上您的盟友还在与敌军作战,作为起人,您如果主动撤走了,于名声倒霉!”
本来,袁军若要与寿春交兵,事前必须留出大半的兵力来防备徐州。如许的环境下,两边一旦打起来,哪怕是没有别的外来助力,寿春也有很大的机遇取胜。
本来当初侵入兖州的徐州军队,并没有遵循原打算,在曹操放弃追击袁术以后撤回徐州。反而在公孙策的要求下,遵循盟约,被陶谦调派北上,帮忙田楷攻打袁绍去了。
陈瑀的设法也恰是严象所等候的,他此行的目标就是来劝说陈瑀与袁术冒死,进一步打击袁术的的力量。既然陈瑀想退宿,他也只好挽起袖子亲身上场了!
但另一方面,在他陈瑀看来,再夸姣的雄图大业,也比不上本身的性命首要,如果让他用性命博取将来,他不免有些不肯。
固然还是难以分身,却比之前强多了,最起码陈瑀的名声给保住了,现在只剩下挑选谁来留守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