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一人身着青衣,赤发瞋目,脸上的面具极其气愤严肃,此人斜负长剑,竟有四尺之长。
郭遵叮咛结束,众禁军一拨拨地解缆,前去指定的地点,狄青发明唯独本身没有任务,不由问道:“郭大人,我做甚么?”
最后一人肩上斜倚着一把长柄大伞,看伞尖锋锐,竟是精铁打造。他身着绿衣,面具带着分浅笑。
第三人身着白衣,紫发慈眉,脸上的面具倒是很有慈悲的神采,他前面木板上插着一把大刀,刃锋背厚,非常夺目。
狄青踌躇道:“郭大人,若弥勒佛真的该死,鄙人第一个要杀他。但是……他不见得该死……他虽造反,可我也晓得,很多百姓反叛也是因为活不下去了,而非执意想要颠覆大宋江山。”
第二日凌晨,郭遵按兵不动,命世人持续歇息。众禁军凛然顺从,狄青倒是拿出新发下的刀,比比划划。白日转眼即过,邻近傍晚的时候,有个百姓装束的人摸到这里,狄青认出那人就是招兵的阿谁瘦子,叫做赵律。赵律低声对郭遵说了几句,郭遵点点头,喝道:“筹办解缆。”
那人并不狐疑,昂首对树上道:“你在这里看着,我带他们去禀告佛主。”
狄青见郭遵批示若定,很有大将之风,不由敬佩非常。他晓得郭遵武功极高,当初如果平局而战,狄青绝对不会是棍子的敌手,可郭遵只是两招就擒住了棍子,技艺高强可见一斑。
郭遵哂然道:“天然有人帮我们刺探统统。”他不再多说,徐行持续沿着山路走去,行了数里,火线树后有人低喝道:“你们两个不守在前面,到这里做甚么?”
狄青一怔,不解其意,郭遵安闲道:“佛照六合门。”
郭遵不答,换了百姓衣服,弃马向西走去,狄青效仿跟从,见郭遵此次慎重其事,也不免心中惴惴。
郭遵哑着嗓子道:“有人禀告,说在岭北见到都城捕头叶知秋带人出没。我只怕他们对佛主倒霉,特来禀告。”
狄青道:“好,我就跟郭大人一起。只怕……我会拖累你。”
狄青见了这四人的形状兵刃,俄然想到了昨夜郭遵所说的四大天王。
石后转出两人道:“你们是哪个天王的部下,如何……从这里出没?”那两人都是一身黑衣,脸上带个狰狞的面具,夜幕森森下,让民气生寒意。一人俄然伸手指道:“你是谁?”他话音未落,郭遵已如豹子般窜畴昔,一掌切在那人的喉间,那人喝声陡止。别的一人大惊,才要吹叫子报警,不想郭遵手掌一拍,那人‘咕咚’一声,竟然把叫子吃了出来,郭遵再一翻腕,葵扇般的大手已抓住那人的脑袋,用力一拧,就将那人的颈骨扭断。
有鬼面人带路,郭遵和狄青再过两道暗卡,进入了飞龙坳。飞龙坳是白壁岭群山中环出的一处谷地,非常宽广。因从谷中望上去,只见到群山连缀,有如苍龙飞天,是以得名。
明月升起之时,郭遵和狄青已到了白壁岭边沿。白壁岭沟壑万千,气象森森,山岭蜿蜒起伏,有胜水贯穿此中,本是风景娟秀。可不知为何,群山之间老是雾气昏黄,带来些许凄迷之意。
本来每到月圆之夜,弥勒教徒遵还是例,都要停止祭月典礼。眼下弥勒教因被朝廷重视,纷繁销声匿迹,可得知郭遵已拜别,当即决定在白壁岭的飞龙坳停止祭月。
金佛中间端坐着四小我物,均戴着天神一样的面具。
狄青暗自好笑,心道这些人用心假装鬼气森森,却也有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相互之间只看面具和令牌,倒让郭遵有隙可乘。郭遵艺高人胆小,抓住了这点缝隙,等闲地混了出去,真可谓胆小心细。
郭遵看了下地形,循一条巷子而入。才入岭中没有多久,就听到火线大石后有人喝道:“月上孤主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