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人黎昭的影象里,父亲对母亲如此冷视竟感觉理所当然。
他一脸费解进了青松堂。
等终究平静了,邓老夫人交代青筠:“去雅和苑对三女人说,这两日不必来存候了,也不消去书院,在屋子里没事抄抄佛经吧。”
邓老夫人每次见了宗子这个模样,又是欢乐又是感喟。
黎光文仍然一脸板滞。
但是在一名母亲的眼里,儿子没有染上蝇营狗苟的习性,又觉欣喜。
这么多年,女儿从未对她这般暖和说过话。
青筠?
何氏泪中带笑:“方妈妈,我记得红烧狮子头是你最特长的一道菜,今儿下厨给昭昭做一次吧。”
青筠心知三女人这辈子就如许了,想着她以往飞扬放肆的性子,心中竟生不出怜悯,应了声是就去了雅和苑传话。
她嫁到靖安侯府两年,提及来,与邵明渊才是真正的陌生人。
“女儿免得。”这类场面话最好应对,乔昭天然不惧。
“昭昭,你如何了?”何氏见女儿神采呆呆,有些心慌。
黎光文三十多岁,长身而立,人清如玉,一点瞧不出在宦海上打滚过的陈迹。
“太太――”一名仆妇打扮的妇人悄悄喊了她一句。
何氏内心冲动,亲身去了小厨房盯着,不一会儿丫环来主屋禀告:“三女人,青松堂的青筠姐姐过来了。”
三女人自幼牛心左性,瞧不起母亲的出身,更因着那些闲言碎语愤恨生母使了手腕嫁出去当填房,从未对何氏有过好神采。而何氏就这么一个女儿,仍然当明珠般捧着,可内心哪有不难过的。
黎光文明显不风俗在这间屋子久留,略坐了坐,见妻女也不说话,就冲何氏微微点头:“那我回房了。”
“太太可别这么说,只要三女人不嫌弃,老奴日日做给她吃才乐意。”
宗子读书上天赋惊人,年纪悄悄就高中探花,进了前程无量的翰林院,加上边幅好,当年家中生存虽艰巨还是有很多富朱紫家相中了他,这才有了伯府贵女杜氏的下嫁。
他怕老太太不放心,想了想弥补道:“她娘有钱。”
“母亲,把儿子从翰林院叫返来有何事?”
总感觉一个不留意,女儿就会不见了。
不过是一愣神的工夫,黎光文已经走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