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右侍郎马森被外派到了南直隶,成为了南京都察院的左都御史。
以是,赵俊臣还没走几步,就看到本身火线不远处有几位老臣,恰是慢悠悠走向文渊阁的位置。
听到赵俊臣的问候,几位阁老纷繁是停下了脚步,回身看向赵俊臣。
对于德庆天子的这般手腕,赵俊臣并没有任何来由能够表态反对,这件事情的敏感性也不能由赵俊臣亲身出面反对,以是就只好是听之任之了。
比及德庆天子宣布下朝之际,赵俊臣悄悄想道。
跟着赵俊臣的重返朝堂,“赵党”有了主心骨与领头羊,各派系都晓得他们已经没法操纵弹劾手腕促使左兰山垮台了,相较而言让左兰山分开内阁外派处所担负封疆大吏,也算是一个收成了。
“各位何不先走一步?老夫有些话想要与赵阁臣在暗里里谈一谈!”
另一边,程远道前一天还被赵俊臣决计调侃了几句,对于赵俊臣也一样是心存讨厌,冷声道:“只但愿你说到做到就好,内阁之运转一贯稳定,你最好不要添乱!想要在内阁安身,些许小聪明但是远远不敷,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又有云‘不谋全局者不敷以谋一隅’……”
再然后,在赵俊臣的运作之下,前任吏部右侍郎刘长安顺利规复了官位,但不再是任职于吏部衙门,而是被调任到了户部衙门、替代洪正朔成为了户部左侍郎。
后续情节没能赶在凌晨之前写完,以是明天只要半章,但明天还会是一个大章节。
赵俊臣风俗性的就想要前去午门乘轿去户部衙门办公,但走了几步才反应了过来――他现在已经不再是户部尚书、而是内阁辅臣了,他的办公地点也不再是午门外不远处的户部衙门,也变成了位于紫禁城内部东南角的文渊阁。
德庆天子与各位权臣把朝廷财务大权完整交给赵俊臣的同时,也会竭尽所能的打压赵俊臣在别的方面的权势扩大,以是他们才会把“赵党”出身的刘长安从吏部调往户部,这一方面是加强了赵俊臣对于户部的节制力,另一方面也就减弱了赵俊臣在吏部的影响力。
这一系列的官员变更,说了然很多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