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政大明 > 第八百九十三章.争功百相.

我的书架

“痛打落水狗”本来就是明军将士最喜好、最善于的事情,准噶尔军队已是穷途末路、俎上鱼肉之局面,恰是各路明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大好机会,统统人都是抢先恐后、一拥而上。

但这般环境对于赵俊臣倒是无益,唯有边军将士骄横难控,赵俊臣在陕甘三边的影响力才气够持续下去,一旦是梁辅臣没法镇住局势,文武官员有了抵触以后就需求赵俊臣出面处理,如许的话梁辅臣就会不竭欠下赵俊臣的情面,与此同时更还能够拖住梁辅臣让他迟迟不能回京帮手德庆天子,倒是一箭三雕的局面。

在短短十余里范围的渭河浅水地区内,很快就挤满了密密麻麻的各军将士,但过于拥堵的环境反而让明军没法阐扬兵力上风,疆场局势也慢慢堕入了混乱!

文官老是如许,说他们小肚鸡肠也好,说他们防患已然也罢,心中对武官权势有着天然防备,老是会抓住统统机遇打压军队权势,如果作战倒霉的时候他们会嫌弃武官们无能,但如果战事顺利的话他们又会担忧武官们顺势坐大了。

跟着方振山赶到渭水疆场督战,并且是传达了赵俊臣的军令,又持续脱手惩戒了几名不听号令的武官以后,毕竟是产生了一些结果,各路明军也稍稍诚恳了一些,固然说各军还是不肯意退离疆场,但起码是不敢再明目张胆的相互争抢了,进犯蒙古右翼马队的征象也减少了很多,疆场局势还是是有些混乱,但也重新回到了明军的节制当中。

“钦差大人,下官以为,面前的疆场乱局当然是不碍胜负,但也毫不是一件小事,还但愿务需求正视此事,严惩那些违背军令的将领武官,小惩大诫,方有长远承平!”

另一边,见到赵俊臣的神采窜改以后,在场的众位文官相互交换着眼色,他们平时态度各有分歧,观点也常有针对,但这个时候的表示倒是出奇默契。

现在,准噶尔的败局已定,渭水疆场上到处都是能够换成军功赏银的鞑子首级,明显是唾手可得的好处,哄抢还来不及,又岂是赵俊臣发一道军令便能够禁止的?

眼看胜局已定,在众位官员的纷繁恭贺之下,赵俊臣的表情极佳,脑筋里已是悄悄构思着本身此后的诸项打算――究竟要如何操纵这场军功谋取最大的好处?德庆天子如果心生顾忌应当如何应对?此后陕甘三边的边防计谋又需求如何安插?

……

然后,赵俊臣终究答复了众位文官的说法,倒是点头道:“正如你们所说,本钦差很快就要回京了,庙堂中枢那边另有一大堆首要政务等着措置,到时候恐怕是很难顾及三边了……但各位也不必过分担忧,陕甘三边此后另有梁阁老坐镇,又有朝廷主持大局,想必是不会有甚么大题目的……各军明天在疆场被骗然是有些不听军令之嫌,但幸亏无碍胜局,将士们这段时候以来持续作战非常幸苦,伤亡也多,表示又要比料想中好上很多,值此大胜之时,如果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惩罚他们,说不定另有军队叛变之风险,这般话题还是休要再提了。”

他晓得,必定是这场战事有了终究的成果。

不过,赵俊臣与方振山皆是心中清楚,这道军令只是尽人事罢了,疆场上的各路明军恐怕是不会听参军令的,哪怕是赵俊臣已是在军中建立了极高的威望,这个时候说话也一定管用。

更何况,如果他们能够趁机说动赵俊臣的话,在赵俊臣脱手打压武官之余,文官们说不定也能多分到一些功劳。

*

赵俊臣毕竟只是人而不是神,乃至也不是一名合格的军事家,他所善于的好处差遣、勾惹民气之类的手腕,只能用以鼓励军队士气、晋升将士战意,却绝无能够在短时候内让腐败已久的明军将士们变得令行制止,军纪严明。

推荐阅读: 军嫂重生记     上门女婿     刀碎星河     你是我的念念不忘     都市之修真归来     怂管     当女配在男子高校[穿书]     她媚惑众生[快穿]     反派的娇软情人[穿书]     华娱之我是影后     愿我如星君似月     半面人之奴隶军团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