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后,见方茹如有所思,赵俊臣接着说道:“而宦官巷里的那些人,十有八九都是落第之人,可见他们各出缺点,或是心性不好,或是年事太大,或是才气出缺,用些银子贿赂管事寺人,把他们送入宫中并不困难,但这些人想要在内廷出头,倒是难上加难,对我们的帮忙也不大,最多也只能通报一些无关紧急的动静,而想要掌控内廷,重点还是内书堂、司礼监和御马监这三大衙门。”
“本来如此。”赵俊臣固然解释清楚了,但方茹反而更加失落了,只感觉本身在赵俊臣面前出丑了,低声道:“还是老爷看的明白,是妾身想当然了。”
其二,门路修整与河道拓宽,需求大量的民工劳力,为了减免民怨节流民力,这民工劳力的征集,可任凭百姓志愿,只是百姓一旦插手,就能获得官府嘉奖,根据该百姓出工着力的程度,可减少下一年的自家税赋,乃至表示良好者还能获得银钱嘉奖。而一众参工的百姓,当以家道贫寒者优先。
沉吟半晌后,赵俊臣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一个渗入内廷的好体例,今后我们确切能够对宦官巷那边多存眷一些,如果有可用之人,亦可打仗一下,有我们帮助银两的话,想来从中遴选些人入宫也轻易,而这些入宫之人,今后说不定就会有大用。”
而赵俊臣的这封折子,恰是有鉴于此,所想出的应对之策。
将折子再一次查抄后,赵俊臣俄然递给了方茹,说道:“茹儿你看看,我这篇折子写的如何?”
听赵俊臣这么说,方茹暴露如有所思的神采。(未完待续。如果您喜好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保举票、月票,您的支撑,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如此一来,不但能节流民力,减少民怨,更能回赠官方,并搀扶贫苦百姓。
对于赵俊臣如此,方茹固然劝过,但赵俊臣现在已经风俗了事事计算、不时运营,对于方茹的奉劝,虽听了出来,却又总闲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