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政大明 > 第九十七章 左右为难.

我的书架

………

“吕大人可在?吕大人可在?下官有急事禀报。”

事情只是方才开端。

本日早朝,太子朱和堉才方才向德庆天子禀呈,称南巡筹办万无一失,更没有劳民伤财之举,名誉阵容也是以而大增,但朝会方才结束,这封弹劾折子就到了,这岂不是在扇打朱和堉的脸面?

仰仗驰名誉、功劳与德庆天子的支撑,太子接下来的掌权参政之路,好似一片坦途。

肖盛却顾不得解释客气,乃至连一旁的李成儒都没看到,只是把一份折子递给了吕纯孝面前,说道:“吕大人,您先看看这份弹劾折子,刚刚才收到的。”

但是,话声刚落,房外就有拍门声响起,非常孔殷。

却说那都察院,身为朝廷的喉舌与耳目,主掌监察、弹劾以及建议之权,不但是明朝监察轨制的首要实施者,更是朝廷与官方的联络纽带,其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责,相称首要。

李成儒笑道:“吕兄你过分虑了,陛下对此次南巡的正视,任谁都能看得出来,周尚景他们又那里敢刁难?而此次南巡筹办,在太子的亲力亲为下,也确切顺风顺水,不但没有劳民伤财,反而惠民利民,实实在在的功绩,又那里是他们可反对的?”

最关头的题目是,都察院在收到这封折子后,究竟该不该呈给德庆天子?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日子以来,都察院给朝中各大派系添了费事无数,弹劾周尚景、黄有容、沈常茂、乃至于赵俊臣的折子,与日俱增。

~~~~~~~~~~~~~~~~~~~~~~~~~~~~~~~~~~~~~~~

李成儒冷哼一声,道:“朝中那些赃官权臣,我们与他们争锋相对的时候还少了?都察院身为朝廷喉舌,现在已是在我们的掌控当中,再加上陛下支撑,就已是立于不败之地,那些权臣赃官,就算权势再大,我们又怎会惊骇?”

但是,捧得越高,摔得越重。

而朝中清流,又一贯对太子朱和堉最为支撑,趁着这般机遇,更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好似南巡的诸般安排,之以是如此顺利,满是太子一人之功。

分宾主落座后,李成儒抢先笑道:“吕大人,现在陛下心机明白,不但不再压抑太子,反而找着机遇为太子增加名誉功劳,想来比及南巡以后,太子殿下再多些镇国代政的经历,陛下他也就能放心的让太子殿下把握实权,为国分忧了。”

在吕纯孝身边,李成儒的表情也是类似。

李成儒翻开折子一看,更是不堪,身材一颤,几乎颠仆。

究竟上,本日朝会上,庙堂上那些为太子歌功颂德的声音,恰是由他带起安排的。

想到跟着太子垂垂被德庆天子正视,太子一党在庙堂上的崛起,也就近在面前,吕纯孝连脚步都轻巧了很多。

见肖盛如此,吕纯孝皱眉道:“究竟产生了何事?竟然让你如此慌乱?”

这是一封山东道的监察御史弹劾山东菏泽知府张顺德的折子,称张顺德为了筹办德庆天子的南巡,近两个月来劳民伤财,大动兵戈,仅仅只是为了给德庆天子制作一处暂歇行宫,就强征了七十余户民宅,让四百余名百姓流浪失所。而为了补足制作行宫的银子,菏泽一地的税赋银子,更是被私加了一倍不足,如此一来,菏泽一地,自是怨声载道。

吕纯孝见肖盛如此孔殷,神采也严厉了一些,接过折子,翻开一看,没过量久,面色也垂垂的惨白了起来。

获得动静后,德庆天子自是大喜,对朱和堉的办事才气大加夸奖,诸般犒赏不提。

言论之间,太子朱和堉在朝中的阵容,也随之更加高涨。

推荐阅读: 战神狂飙     7号基地     天行健     丹宫之主     我的绝色老板娘们     吴策     暗夜谜案     出狱后,我医圣的身份被曝光了     鬼谷神相     悠哉兽世:狼夫么么哒     武帝丹尊     龙血玄帝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