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军当然是一个肥差,能够收到大量的贿赂,将领们打了败仗想要讳饰,就要贿赂监军,将领们打了败仗想要请功,一样要贿赂监军,哪怕是无功无过、只是为了制止本身被监军们穿小鞋,将领们仍然要贿赂监军。
比及傍晚时候,窗外日头西斜,这份奏疏终因而筹办结束。
*
不过,为了包管全面,明天早晨赵俊臣还是约见了梁辅臣,筹算趁机获得梁辅臣的尽力支撑,如果梁辅臣情愿果断支撑赵俊臣的农务整改打算,那么赵俊臣就会在明天早朝上抛出本身的新提案,争夺朝廷能够尽快通过。
另一边,听到李如安的解释以后,徐盛先是一愣,明显是他并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倒是沉吟不语,明显是在考虑利弊。
农务整改的事情,该结束了!
但是,监军的好处再大,又岂能与每天伴驾的御书房寺人比拟?
能够说,御马监每派出一名监军,都能够收成起码十万两银子的好处!
“徐督,您的提携之意,我天然是感激涕零,但现在并不是我们御马监插手御书房的最好机会啊!您想,御书房近年来频频产生动静外泄的事情,陛下他早就是心存不满了,现在更是因为流言的事情直接杖毙了御书房的统统寺人,这就意味着御书房的差事情成了一个烫手山芋,看着甘旨,但并不轻易下口,非论由谁来担负御书房的管事寺人,就必定会遭到前任的连累,让陛下心存成见与讨厌,不但坐不稳位置,了局也不大妙,我们御马监这个时候还是不要插手为好,如果真想要插手御书房,也要比及这个烫手山芋冷却以后再脱手比较安妥……”
这天下午,德庆天子俄然杖毙了御书房统统寺人的动静、以及李如安成为了陕甘三边监军的事情,也传入了赵俊臣的耳中。
这段时候以来,赵俊臣仍然是每天为了农务整改的事情与百官们辩论,在此期间,赵俊臣已是垂垂摸清了百官们的底线。
当赵俊臣走到书房门口的时候,他神情间的怠倦已是尽数讳饰,再次规复到了平常的淡定安闲。
……
……
……
如许的日子,一贯是不甘居于人下的李如安已是垂垂有些难以忍耐了。
恩,第二更!
听到李如安的这般表态以后,徐盛的神采稍稍和缓,也终究承认了李如安的说法确切有些事理,点头道:“罢了,既然你想要去当监军,那就去当监军吧!不过,本督但是要警告你,疆场上刀枪无眼,向来是伤害得紧,军中的将领也向来桀骜,曾经有几位监军不明不白就死去了,你到时候可要谨慎一些。”
更何况,让李如安进入御书房伴驾,不但仅是为了李如安的小我前程,也一样是为了御马监的前程,只要李如安能够进入御书房伴驾,御马监便能够加强本身对德庆天子的影响力、以及内廷里的话语权,乃是御马监的将来大计,也是徐盛好不轻易才想到的一招妙棋,又岂是李如安随便回绝的?
说到这里,李如安再次打量了徐盛的神采,态度更加的谦虚,再次说道:“当然,这些都只是我的一些肤见,统统还是要徐督来拿主张,如果徐督让我进御书房,那我就进御书房,如果徐督情愿让我当监军,那我就去当监军!”
说完,赵俊臣就再次埋首于书案之间,开端筹办明天朝议上呈给德庆天子的奏疏了。
李如安又说道:“更何况,正如我刚才所说,这御书房的位置,内廷十二监全都盯着,我资格太浅,一定能够争过别人,还不如前去边陲担负监军的职位,趁机历练一番,也增加一些资格与功劳,比及此后御书房这个烫手山芋冷却以后,才更有掌控争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