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忙喝住青牛,趴下牛背,来至近前,用拐杖顺净水涌出处往下发掘。未几时,便发明那净水竟是由一块酷是龙头的大石口中吐出。老子喜出望外,自语感慨道:“真是踏破山林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此地甚好!”叹罢,便于路边捡拾石头,一顿劳作忙活,很快于龙头吐水旁,砌筑好一泉池。
此事就此打住,不再提及。
老子师徒转头张望,只见蒙蒙雪地中,有一人骑一匹红马,由远而近飞奔追来。来人越来越近,老子师徒不但又惊又喜。此人不是别人,恰是函谷关总兵、关令尹喜。
这终南山别名太乙山,在长安南五十里,是秦岭山脉一段,也是秦岭主峰之一,连绵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山中长年烟波浩渺,郁郁葱葱,翠玉叠嶂,奇境悠悠。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之美称。前人云:“关中国土百二,以终南为最胜。
待尹喜来到近前,于顿时冲老子作揖道:“先生可好啊!你老函谷关不辞而别,让弟子追随的好苦哇!”
太极八卦炉整整燃烧了九九八十一天,驱瘟除疫丹药炼成。
徐甲也帮腔道:“徒弟说你那晚睡的很晚,故不想轰动你。”
老子于老翁面前捡起青砖,用左掌托起,右掌悄悄一劈,青砖顿时断为两截。老子又将石头托于左掌,右掌用力一劈,石头滚落地上,却毫发无损。
老子听老翁言后,微锁眉头,随即微然一笑,叮咛徐甲道:“去找一块砖头与一块石头来。”
老子见老翁吵嚷着要见“函谷关西行老聃”,便迎上前去,见礼道:“我便是老聃,叨教白叟家找我有何贵干?”
老翁指着石头说道:“这石头没楞没角,取它何用?而青砖盖房、垒墙、铺路却用得着。”
呼去吸来息由吾,性空心灭本无着。
老子道:“我曾与你言过,云游之人,随遇而安。听人言,此地有终南山,峰峦起伏,傍水而卧。传闻,暮年为天帝寓所。舜本来隐居山里,是尧请他出山接了帝位。另有司掌人间财路正财神赵公明,我西周功臣姜子牙等,都曾隐居过山中。终南山有何奇处,竟如此引来诸多隐者,故此想前去山中体验一番后,出大散关持续西行。”
赛叔见尹喜与老子师徒来到草屋,便忙前忙后,帮忙世人从青牛及红马身上卸下行李,又抱柴生火,筹办便饭去了。
因这丹药是备今先人用之,且需千年后用之。藏放之处必须千年内不被人发觉,而千年后又能让先人找到,确切为一大困难。
这老翁家道富有,并非因其勤奋支出,而是一夜暴富。其父以上三代,家道一向贫寒。其父过世前,曾于终南山中拾得一块世上罕见“狗头金”,其代价连城。托赛伯献与秦宫,得一笔可抚玩银,购得房产地步后,所余银两也充足他家三代不劳享用。俗话说,“富人刚穷,寸步难行;贫民刚富,挺腰腆肚”。这老翁也不免有高高在上之感,常日里得理不让人,无礼也要争几分。
这赛叔是位诚恳巴交之农夫,少时父母早逝,一辈子无儿无女,为其堂兄赛伯种田护院。尹喜因朝廷拔除总兵及关令休假之规定,必须长年守关,没了耐久于终南山中埋头修行之便当,便求赛伯寻人看管终南山草屋及楼观,赛伯便遣赛叔来终南山。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老子又号召围观世人问道:“大师是否也要择取青砖?”世人皆纷繁言说要择青砖而不取石头。
尹喜道:“先生公然利落,不过本日天气已晚,尚且下雪,入夜上山路滑不便。我知距此地不远处,有一远近闻名小村,唤作寿佬村。此村距终南山比来,我有一老友,名叫赛伯,就在寿佬村居住,莫现在晚先去他家借宿,待明日再上山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