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眸望向里间,沉默很久,凄然道:“媚娘,娘老了,畴前那些争强好胜的心性全没了。所图的,不过是你与顺娘安康安乐,孙子辈都奔个好出息。现在你这一脉,显见得用不着娘操心了。可顺娘一脉,本来便人丁不旺,更死的死,病的病,唯一健全的敏之,也不知将来是何结局。怎不让娘悲伤?你姊姊复苏时,一双眼睛,直直地盯着我说,她此生足矣,虽死无憾,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敏之。”
闻此喜信,荣国夫人与武敏之精力也不觉一振。两人齐声劝皇后,当以国事为重,切莫让贤人久等。
这话一出,皇后与荣国夫人忍不住对视一眼,眼里都浮上了两分忧色。
皇后看了武敏之半日,叹了一声:“敏之,我知你孝敬。但你日夜守在这里,也是于事无补。这里有大夫及婢女照顾,你还是去歇着吧。你累成这般模样,倘若姊姊醒来瞥见,岂不心疼?只怕更添了病势,反倒不美。”
皇后道:“正巧,太医已为姊姊诊过脉了,现在他正在小厨房,亲身守着婢女煎药。你约莫还没见着他,恰是与你私交甚笃的乔太医。不然,我也不能未与你筹议,便私行带了他同来。我的主张,敏之若无贰言,不如让他留在府中为姊姊诊治,待姊姊大好了,再回宫不迟。不知你意下如何?”
皇后与荣国夫人脸上的忧色更甚。
窦内侍应了一声,面上却暴露了难色。他不敢违逆皇后,却又没法向贤人交差,只得偷偷用眼神茂发国夫人与武敏之乞助。
皇后瞬时平静下来:“传。”
武敏之应了声:“是。”
皇后沉吟很久,终究道:“也好。”她举步欲走,又停了下来,“可真是累胡涂了,几乎忘了,敏之,方才娘说,你去市坊寻名医了,不知可有动静?”
她这话说得甚为客气,那里有半分平时杀伐定夺的威仪?
武敏之低声道:“谢皇后体贴。”稍一踌躇,他又道,“时候已经不早,还请祖母与皇后保重身材。皇后若不嫌弃舍间粗陋,莫不如随祖母一道,去她院中先行安息的好。”
“谢皇后。”武敏之道。
皇后一笑,正要回话,屋外俄然传来了脚步声。俩人一起抬眸望向门口,快步走出去的,可不恰是武敏之?
皇后踌躇半日,细细地叮咛了武敏之一番,又回阁房陪了韩国夫人少顷,终究启驾回宫了。
武敏之黯然点头。
荣国夫人道:“可不是。提及来,这些年,他母子二人虽同在京中,却可贵聚在一处。我虽未明言,却一向心胸惭愧。”
见皇后久久不语,她内心打鼓,面上却若无其事,又叹了一声:“倒难为这孩子了。”
所幸窦内侍带来的是大好动静:行军道总管李懋公八百里加急送来了好动静,大唐军队安定了高句丽,已在班师途中,贤人镇静难耐,要皇后马上回宫,共商献俘大计。
皇后踌躇道:“政事繁忙,我不能久留,可贵本日有闲,还是多陪陪姊姊的好。”
武敏之虽描述蕉萃,连唇色都有些泛白,却礼节殷勤,前后见过了皇后与荣国夫人。
她的声音固然安静,但那诘问的语气,却与两年前圣上质疑月娘之死时如出一辙。武敏之只觉内心一刺,忙垂眸道:“是敏之照顾不周。”
皇后命人进屋替她整衣,一边对荣国夫人与武敏之笑道:“原想多陪陪姊姊的,现在看来是不能了。我这皇后看着风景,实则难为啊。”说到最后一句,神采一黯。
皇后本来是要急着回宫的,此时晓得了原委,反倒踌躇起来。她笑道:“安定高句丽是太宗文天子遗言,现在总算得偿所愿,的确是天大的丧事。献俘虽是大事,不过,却也不急在这一时。圣上想是过分高兴,竟又这般孩子气起来。窦内侍,你回宫复命,就说韩国夫人身材未见好转,我放心不下,彻夜要陪着姊姊,明日再回宫商讨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