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音出身于山东望族七宗五望之一荥阳郑氏,其高祖郑道玉,是后魏太常卿、徐州刺史。祖父郑谌,后魏司徒府长史、谏议大夫、颖川郡太守、吴山郡公。父郑继伯,是北齐本州大中正、吴猴子、隋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括州刺史。但是说发展在这类环境中的郑观音,绝对不是甚么没有政治机谋的小家碧玉。
殿内宫娥和寺人,低着头从速分开。等世人全数分开后,郑观音道:“殿下,但此事也不得不防?”
“唉……”
但是此事,却仍让李建成如同吃了一颗苍蝇一样恶心。
“可别说,现在还真有这么一个机遇!”李建成道:“梁师都进犯灵州,本来灵州倒有击退梁师都的气力,但是现在突厥有五千精轻,屯兵狼猪岭,灵州唯恐独木难支,朝廷筹议出兵援助灵州的事情,还没有端倪!”
“如何防?”
李建成摇点头道:“没有!”
“恭喜秦王殿下!”的声音传进李建成的耳中,李建成感受尤其刺耳。
郑观音左顾右盼,叮咛道:“你们都下去吧!”
“着啊!”李建成道:“右率卫勋二府另有一个陈应,也是一个少年豪杰,此次领着三百余兵士出征,不但顺利的安定旁企地之乱,还带回了一千五百余精兵!只是可惜,此次安定旁企地之乱的风头,被二郎盖过了!”
“观音所言极是!”李建成点点头。
“殿下真是当局者迷啊!”
俄然,李建成有所顿悟,神采一冷,眼睛中暴露精光,直视郑观音冷声喝道:“后宫不得过问国事!”
略作思考,郑观音终究还是忍不住的上前观道:“太子殿下,何时如此烦恼?”
“小人吗?”李建成暴露苦笑道:“莫非本宫真的局势已去?”
散朝以后,李建成与李世民连袂而出甘露殿,不过朝中半数以上的大臣,都围上了李世民。
“哦!”李建成闻言面前不由一亮:“观音你如何会这么说?”
郑观音道:“下次再有领军出战的机遇,那就让这个陈应出战!”
“可薛万彻在泾州做都督,他不动反而更好!”
李建成又摇点头。
李建成道:“东宫以内,谁敢多嘴!”
李建成俄然起家,上前密切的抱起郑观音,用头抵着郑观音的头道:“观音你太聪明了,的确就是本宫的女诸生(意为女诸葛)”
李建成道:“父皇偶然废掉本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