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记 > 第120章 儒林列传

我的书架

瑕丘江生为穀梁春秋。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

自此以后,鲁周霸、孔安国,雒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馀篇,盖尚书滋多於是矣。

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於是招刚正贤能文学之士。自是以后,言诗於鲁则申培公,於齐则辕固生,於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於齐鲁自胡毋生,於赵自董仲舒。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董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为从谀。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缪西王。”胶西王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开罪,疾免居家。至卒,终不治财产,以脩学著书为事。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於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辩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於首;履虽新,必关於足。何者,高低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於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胡毋生,齐人也。孝景时为博士,以老归传授。齐之言春秋者多受胡毋生,公孙弘亦颇受焉。

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欧阳生教千乘儿宽。儿宽既通尚书,以文学应郡举,诣博士受业,受业孔安国。儿宽贫无资用,常为弟子都养,实不时候行佣赁,以给衣食。行常带经,止息则诵习之。以试第次,补廷尉史。是时张汤方乡学,觉得奏谳掾,以古法议决疑大狱,而爱幸宽。宽为人温良,有廉智,矜持,而善著书、书奏,敏於文,口不能发明也。汤觉得父老,数奖饰之。及汤为御史大夫,以儿宽为掾,荐之天子。天子见问,说之。张汤身后六年,儿宽位至御史大夫。九年而以官卒。宽在三公位,以和良承意安闲得久,然无有所匡谏;於官,官属易之,不为极力。张生亦为博士。而伏生孙以治尚书徵,不能明也。

太史公曰:余读功令,至於广厉学官之路,何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彊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正道兴,於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適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侵占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世以浑浊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馀君无所遇,曰“苟有效我者,期月罢了矣”。西狩获麟,曰“吾道穷矣”。故因史记作春秋,以当国法,其辞微而指博,后代学者多录焉。

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馀,老,不能行,於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厥后兵大起,逃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推荐阅读: 七根凶简     洪荒之逆天妖帝     湘西秘术闯都市     一夜成名:天价绯闻娇妻     道圣     最强兵王系统     乡村小刁民1     重生在美国之1858     我杀了法爷     超级科技系统     英雄联盟之黑暗降临     无赖小农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