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书耀拍案而起:“你这个老温婆真是忘恩负义,不是我家妹子福大旺家,你儿子能考中进士?能留在京郊当官?既然你如此看不起我们夏家,我们这就带晴儿归去,看看你们郭家会变成甚么样?”
书晴愧极,双手接过:“感谢娘。”她很不想给他们银子的,恨不得断绝了干系才好,但是……也只能想想罢了。为了她和她的后代,她都只能持续忍耐这个娘家,就像当年的夏若雪。但是她没有夏若雪对夏家那么深的豪情,不会为了他们做傻事。
比如她这十几年来就都是谨慎翼翼地掩蔽本身,就是弄出臭豆腐也要说是老仆教的,还要归功在郭晋南头上。
夏书耀口口声声说:在都城近郊做师爷,边挣钱边温书,还能熟谙朱紫、拓展人脉,下一届科考一旦金榜落款,就很快能发财起来,不像郭晋南只能做个小小县令。
书晴的确要吐血,看着婆婆气得一脸发青、浑身颤栗,她真是想杀人的心都有了,当下也顾不了那么多,沉声道:“娘说的是甚么话?我嫁进郭家,就是郭家的人,即便死了,也是郭家的鬼。生儿育女本就是为人妻、为人媳该做的事,何谈功绩。至于福分旺家甚么的,我向来也不敢这么想,不然我在娘家十五六年,如何不见父兄想出臭豆腐的方剂?二哥如何连举人也考不中?”
书晴很震惊,莫不是书瑶三兄妹中有人也同她一样来高傲清朝?但是,大清朝也都是藏冰,没传闻有制冰的啊?
没走出多远,却碰到一个熟谙的人。RS
他们此次会跑来都城,确切是在夏书耀的鼓动下“豁出去”了,脸面哪有实惠和儿子的出息首要?
想到这里,书晴脑袋里俄然灵光一闪,想到几年前卢妈妈说过的甄子柔的故事,以及她从“一个老婆婆那边得来”的药膳方剂。
书晴刚放下谨慎思,头疼的事就来了,夏霖宇和周氏竟然带着二哥夏书耀来都城“投奔”她,要郭晋南给夏书耀安排一个师爷的位置。师爷普通都是县令本身礼聘的,非官身,也不需求上官批允。以是夏霖宇三人才敢狮子大开口。
郭母的神采倒是都雅了很多,这个媳妇还是靠谱的。如若不然,她还真的不介怀夏府将所谓“福大旺家”的女儿带归去。
周氏也感觉夏书耀不该将书晴扯出去,但是她一贯偏疼这个二儿子,并且这是在郭府,书晴在夫家人面前如此不给夏书耀面子,不是打他们的脸吗?
书晴在郭家,逢年过节,夏府还能得一份不错的年礼,人家顾忌着他们家有一个当京官的半子,这一两年也能多少给点面子,还是多了些便当。真将书晴带归去,就甚么都没有了。
想通了这点,书晴也不震惊了,转而非常有些懊丧,她上辈子只顾着与嫡姐比打扮、拼诗词,别的甚么都不会,女红刺绣都是当代学的,独一一个能够挣钱的臭豆腐的方剂也是瞎猫碰上死老鼠了。
不能怪这些人“无聊”,他们的糊口太无趣了,又没有富朱紫那么多银子三天两端请梨园到家里唱戏,可不就盼望着有免费的大戏看?
郭母仁慈,但不傻也不脆弱(不然当年也不会带着郭晋南分开郭家去了玉林),很热忱地欢迎了夏霖宇三人,但是涓滴没有留他们长住的意义,很快便将郭晋南打发着从速去当差,说欢迎岳家客人的事有她们婆媳俩便能够了。
前思后想,他们才陪着夏书耀过来了,未曾想,郭母一下子就给了个软钉子,翻脸不认人。
“夏书耀你胡说甚么?”书晴吓得一跃而起,恨不得直接拿刀子捅了夏书耀,这个一无是处的臭纨绔是想害死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