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有诗《魏枭雄》为证:
听客,你看这一朝怎的,这国泰民安,万业归兴,大魏国万世不灭也。此话打住,这天下兴亡,世事循环,何事何物,那有不朽之事理?自古道:非常聪明用七分,剩下三分给儿孙,想是那梁武过分聪灵,子孙倒是没几个成器的。端的造化弄人,自魏太祖梁武驾崩以后,太子梁玤即位,是为魏怀宗,年号载丰,资质平平,虽无甚作为,好歹也不胡乱做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傍得那建国之基业,也倒相安无事。后传至历宗梁虎,年号神武,不懂章法,办事暴躁,天下又有乱象。
大周出得豪杰济,北拒魏门抗狼狄。
励精图治二十载,天庆复兴功第一。
北方狼狄,自并太祖这一朝,打得深切北寒之地。那北寒之地,极近荒蛮,一年二季为冬,一春一秋,气候极其酷寒,放牧亦是非常困难,再向北数百里,乃是冰覆之地,寸草不生。此地糊口鲸族人,世代以冰建房,善驾小舟,利用投矛弓箭,猎捕海豹、海象、鲸鱼为生。狼狄人在北寒之地与那鲸族人倒是调和共生,又向其学习海上猎捕之道,却也得保存。那狼狄之大汗王四子,其驾崩以后,四子争权夺利,最后第三子阿木即位,其肃除异已,稳固统治,加强出产练习,也是一明君也。
俗话说得“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梁武在魏北之地权势强大,也让朝廷心存疑虑。几番变更梁武回上京任职,实则要将其囚禁,梁武哪肯就范?又调派官员共同管理,也被魏北闲置。几次不成,加上梁武乃胸怀天下之人也,一发反了,自主国号“魏”与大周分庭抗礼。
派出之商队,那里端的经商?多数是探子,有的竟在京师买房置地,开设店铺,大要称之入乡顺俗,实侧勾搭贿赂宦海,探得朝廷真假。朝廷亦有故意之人看得一清二楚,但无法历宗昏庸,李连脯狡猾,吃罪不起。凡是实话实说之人,都被放逐、免除,乃至于问斩,朴重之人,走的走,杀的杀,所剩皆是蝇蝇苟苟之辈,每日歌功颂德,报喜不报忧,如此一来,朝廷愈收回错。
这李树,又可否有胆量与狼狄战上一战?且听下章分化。
梁武自是魏太祖,定年号兴始,他这一朝,北拒狼狄,南通南洋,东联东兴,西融雅通,四方已定。大力生长农桑,治水利,打通那荆水,汉水,灌得东川万倾良田年年歉收。斥地南北官道、运河,把那北寒物产和江南鱼米互为贸易。兴贸易,本地之船队漂洋过海,把那陶瓷,丝绸,茶叶等中原特有之物,卖至七海以外,驼铃声声,中原亦有西漠,北寒之商队。兴文学,设官塾扶私塾,大兴文明,在偏僻之地亦有朗朗书声。务实际,将前朝视为奇技淫巧之物重新核阅,凡是有效之术,纵情之,那神武火器,精美农桑灌溉之器具,帆海之神器,皆出些朝。
那“虎贲骑”乃是梁武招得北狄与中原关外人,多是败落的猎户、镖师、商旅、流徙、江湖豪客。这些人等糊口无着,被梁武说劝得插手“虎贲骑”。本就是些有手腕的人,再加上梁武亲身行练,更是各个武功高强。梁武又身先士卒,奖惩清楚,且将官府所分得领地又按军功制定合适法例,分与之众将士。世人参军前糊口无着,因梁武编入铁骑也算有了安身之地,本就感激涕零。分地之法实施,又使众军士有了立命之本。莫说那立过军功之人,就算军功甚微,只要确是奋勇抢先,忠心无二,效命几年起码也得几亩良田。
加上军饷丰富,火线兵戈,自家买一牛再雇一农夫耕耘,几年便娶妻生子,过得小康日子。如一人阵亡,抚恤丰富,妻儿由“虎贲骑”官家厚养,毫无后顾之忧。但因梁武乃学习东兴派,效仿其“铁忠军人团”,故管束也是极严,倡导忠、勇、武、耻,如有敢不从命者,切指切腹而罚,更遭尽人鄙弃。如此一来二去,兵士视梁武为父为尊,或敬或怕,断念塌地,唯命是从,恐怕掉队于别人而落空尊荣。仿佛已成其“家军”也。听客你便说那“虎贲骑”,哪有做战不冒死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