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之名流,上达到官权贵,下到山野隐士,吃这五石散的,当真不在少数。从王谢之家,到竹林七贤,皆无例外,乃一时之民风。倒是这东西,实在是矿物,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便是五石,再加其他辅药,便成五石散。这东西,也不知害了多少人的命。这五石散,就是当代的毒品。
厥后到魏晋,有了九品中正制,人才仍然还是靠评比,以品德或者文章,亦或者辞吐举止,把读书人分红三六九等,以此封官。当然也是有进步的,但是评比之法,毕竟还是会有失公道。
徐杰转头看着徐狗儿,慎重其事点了点头,便是说话算数。
郡考,也称乡试,或者秋闱。三年一考,有秀才功名的方能插手。考中者,为举人。举人这个称呼,实在源自于汉朝,汉无科举,提拔人才的体例叫作举孝廉。就是一个处所推举以孝道闻名之人,为孝廉,可仕进。当然,这类体例,实际操纵起来也是很不公允的,孝廉常常也被有话语权的世家大族把握。
郡学当中,还没有传授开讲,徐杰便算是来得极早的秀才了,把户籍与诰身登记以后,还需求交纳一些银两,如此便算是正式报名退学了,只等元夕以后第二天大早,到此点卯。
开初,徐杰对科举,也并不热中,因为徐杰一听到科举,便会想起一个词汇,叫作“八股文”,以严格对仗的骈文来誊写富丽辞藻,以此说贤人之语义。倒是厥后才知,这大华朝的科举,倒并没有八股之说。八股真正成形,实在是在明清。
徐杰笑着问道:“且再看看有没有题目?”
只要上得画舫,便也能听清倌人唱曲,有酒有茶有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