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娘狠狠地拧了她一把:“看甚么看!那是我表哥!”
九娘心中轻叹一声,傻儿。
***
慈姑把枣糕放在白瓷碟子里,给她倒了杯热茶,拿起剪刀剪柳枝,眼看着小人儿一只手拿着小帕子等着上面,另一只手悄悄拈起一块枣糕,小口小口地吃着,人坐得笔挺,说不出的文雅都雅,不由得叹了口气:“小娘子出了痘,这端方真是一等一的好,老夫人跟前长大的三娘六娘也就是如许了,可惜你命不好啊。不晓得哪个黑心眼的,偏说府上七岁的娘子剪的柳条插在门上才气灿烂门楣。迟早有报应!”说完朝着西边呸了一声。
孟九娘白了她们的背影一眼,心道,就因为有你这个生母在,嫡母跟前我才不消去奉迎,因为必定讨不着好。
禅院里法会所需之物一应都备好,大殿内里卷烟环绕,苏昉一身斩衰孝服,背对殿门,跪在灵前,背挺得笔挺。
他在树下,看阿谁她的背影。而她,在窗内,看他的背影。十年伉俪,不过如此。
九娘拉拉她的手,笑着眨眨眼点点头让她放心。
程氏看看窗外,蔫蔫地靠在隐枕上叹了口气。
眼看着熙宁五年的寒食节快到了,得有三天不能起火生灶,孟府高低忙着蒸枣糕,煮寒食粥,存熟食。靠着东角门的听香阁里,庑廊下偶尔拂过的柳条儿早已碧玉妆成绿丝绦。七岁的孟九娘坐在暖阁里的一张黄花梨小矮凳上,小脚够不着地,正拿着一把剪刀,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交叉握着,使出了吃奶的力量咬牙切齿地剪柳枝条。
见她们到了,程氏停下脚,冷眼瞥了林氏一眼,再看看施礼的九娘,淡淡隧道:“上来罢。”阮氏笑着提示:“天还黑着呢,娘子千万谨慎脚下”。林氏瞥见程氏,就像锯了嘴的葫芦,只推了推九娘,朝程氏行了个礼。
第二章
寺庙门口的知客已迎了上来施礼:“东阁这厢请了。”
“十七娘现在贵为宰相夫人,她最驯良不过,年纪又小,娘子好好说道,大师亲戚一场,总能好好相处。何况我们也是去祭奠九娘的。”梅姑圆圆上上老是笑眯眯。
九娘吧嗒吧嗒着大眼睛不出声,内心却想她好歹是堂堂三品诰命,太前面前的红人儿,岂能使出这般小儿恶棍之法。更何况,林氏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拍在身上跟打蚊子似的。
一旁的七娘闻声了,哼了一声:“她算哪门子的表妹——”却被她的乳母握住了嘴。
慈姑捏着九娘的小手,感觉她手里湿津津的,还微微发着抖,便弯了腰轻声说:“小娘子莫怕,记得还跟客岁一样,娘子让你做甚么你就做甚么。阿谁最高的很都雅的人是你家宰相舅老爷。车上阿谁客岁没见着,是你新舅母。上马的阿谁是苏家表哥。你小时候他还抱过你呢。”
程氏眼神微闪,内心悄悄呸了一声,你九姐喜好的你当然也喜好,若你九姐活着,宰相府有你甚么事儿。可面上却戚戚然,抬手用帕子印了印眼角:“可不是,此人的命啊,都是老天爷必定了的。”
门帘又被翻开。孟九娘昂首,笑了:“慈姑!”她重生来一展开眼,踏床上守着的就是乳母慈姑。
如许的小打小闹,九娘怎会放在心上,她想着她宿世的儿子,她想见见他,阿谁从小夜夜要赖在她怀里滚几滚才肯跟乳娘去睡的肉团子,咬动手指头俄然冒出恍惚的第一声“娘”的小人儿,在她手里一日日长大,开蒙,进学,最后含着泪将一颗小小头颅埋在她手里,哽咽着反复着同一句话“娘,娘,求你别丢下阿昉”的大郎,是她重生以来心心念的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