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群雄,王世充乃是胡人,窦建德自称扶风窦氏以后,却实为农户,杜伏威更是草寇出身,独一一个一样家世显赫,气力和名誉都可于李渊相较的李密还昏招频出,乃至兵败,出身陇西李氏分支的李渊天然就成了世家门的首选,终有天下。
李恪听了岑文本的话,脸上不由暴露了一丝笑意。
实在对于世家,李恪的心中早有防备。
萧氏乃江南世家魁首,如果李恪能结好萧氏,便是结好了大半个江南世家门阀,再加上顾氏从旁襄助,李恪的内心已经有了几分底气。
江南世家虽多,但乡土之念却极重,当初东晋之初,衣冠南渡,南北士族融会百年尚且时有纷争,李恪于他们而言更是外人,想要拉拢他们岂是易事。
岑文本道:“马周善内政,有捷才,理治州郡当不在话下,王玄策长纵横,有胆略,捭阖表里不过举手,两人俱是当世人杰,一时之选,莫说是佐理州郡了,将来略加磨炼,纵是辅政帝王,称量天下亦驳诘事,但若要他们与世家子订交,恐非所长。”
李恪道:“弟子此次南下,在扬州稍待后便当以巡查为名,前去兰陵,拜见萧夫人,弟子若能借萧夫人得萧氏互助,再加上顾氏,行事自当事半功倍。”
如果没有这些世家子纷繁来投,何来本日之大唐之天下?
只不过现在的李恪还是皇子,他若要为帝尚需世家搀扶,现在还不是对世家门阀动手的时候。
岑文本之宇量幕天席地,非是嫉贤妒能之人,何况岑文本之于李恪,更甚张良之于刘邦,是李恪真正的谋主,与李恪的干系更非平常君臣,岑文本这么讲,必有深意。
李恪道:“岑师之意,弟子已知,只是江南世家大多闭守排外,弟子乃是北人,如果冒然前去,恐怕不易。”
李恪固然外放之官扬州多数督,但右骁卫大将军之职并未被撤,故而李恪出京并未自金吾卫抑或是千牛卫中调人,而是直接自右骁卫中抽了五百精锐豹骑,以席君买为统领,随他南下。
李恪闻言,面露讶色,看了眼远远地站在他身后的王玄策、马周二人,不解地问道:“岑师何出此言?”
跟着众位皇子垂垂成年,他们间的干系固然还未分裂地短长,但早已不似以往那般敦睦,李承乾和李泰乃是嫡子,天然有着李恪难以对比的上风,而李恪则需本身一点一滴地积累。
如许的人,对那些生来便更易为人所赏识的世家后辈天然有着天生的冷淡,交由他们来措置世家门阀之事,天然稍显不当。
不过岑文本虽不能随李恪同去,但李恪手边倒也还不至无人可用,王玄策和马周俱是当世人杰,各有所长,故而李恪倒是心定地很。
不过还早李恪虽是北人,但岑文本倒是南人,李恪这么说,自也是但愿岑文本为他出运营策。
李恪顿了顿,对岑文本道:“岑师之命弟子服膺在心。”
本书由公家号清算制作。存眷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李恪口中的萧夫人便是他自突厥迎回的前隋萧后,萧后本就出身西梁皇族,现在其弟萧瑀又贵为宰相,萧后在萧氏族中声望甚高,有萧后牵头,李恪要结好兰陵萧氏天然不是难事。
大唐之以是能立国,能一统天下,故是因为大唐君臣高低一心,战无不堪,但这也何尝不是世家门阀挑选的成果。
李恪的官职虽只挂了一个扬州多数督,但却可另督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军事,半个江南都在其治下,借此机遇拉拢江南世家自驳诘事。
世家之强,足以改天换地,更朝易代,故有唐一代,立国伊始,皇权与门阀世家之争便从未停止过一刻,直到唐末黄巢之乱,民乱四起,世家门阀也和大唐一起跟着烽火泯没,方算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