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布扎诘问道:“那你可曾同唐皇解释清楚?”
禄东赞看着的桑布扎的孔殷神情,亦有同感,但还是叹了口气道:“唐皇只顾听太子的话,底子不给我开口辩白的机遇,我从何解释。”
和亲被拒,禄东赞也没了其他的心机,自太极宫出宫,径直便回了鸿胪寺。
禄东赞一贯巧善言辞,闻于吐蕃,不然松赞干布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着禄东赞出使,还将求娶大唐公主这般大事交给他了。
桑布扎道:“这确也是个别例,如果能促进此事,我们和赞普也算是有个交代了,只是不知赞普和唐廷的意义是如何的。”
禄东赞道:“唯今之计只能如此了,正月十五时将有万邦朝贺之礼,唐皇必然表情极佳,此事在当时提出最好,我们须得赶在正月十五前将此事前向赞普禀明。”
禄东赞看着桑布扎孔殷的模样,摇了点头道:“我入宫拜见唐皇时太子李恪也在,太子竟把赞普先迎娶尺尊公主和蒙萨妃而后起兵灭国的事情当着唐皇的面抖了个干清干净,眼下唐皇因为此事对我们吐蕃非常不满。”
桑布扎面露难色,对禄东赞问道:“如果唐廷不允和亲之事,我们返国后可该如何向赞普交代啊。”
桑布扎听了禄东赞的话,也明白了禄东赞的意义,但还是道:“赞普的年纪比唐皇要年青上很多,如果把东君公主嫁于唐皇,那唐皇岂不是还要叫赞普一声兄长,这岂不是乱了辈分,唐皇和唐廷大臣如何能够同意。”
禄东赞想了想,回道:“公主嫁于唐皇天然是不可的,但和亲也一定非得嫁给国君。大唐太子李恪年才二十有一,反比赞普幼年一岁,公主嫁于李恪不是恰好吗?既和大唐联了姻,又显得唐皇高贵。”
逻些和长安城相距数千里,如果大队人马赶路,天然是跑不及一个来回的,但如果轻骑快马,一起急奔,赶在一个月内返来却题目不大。
吐蕃横行高原,以往吐蕃求亲不成,便兴雄师逼迫,而后便可得偿所愿,去岁吐蕃求娶大唐公主得逞,本也想故伎重施,但大唐不是泥波罗,吐蕃惹不起,吐蕃雄师被唐军打退了归去,吐蕃以往的门路天然是走不通了。
桑布扎不过是抱怨之语,未曾多心,但禄东赞听了桑布扎的话后却心头一动,一下子想起了甚么。
禄东赞对桑布扎道:“你说的有理,两国和亲,为何必然如果赞普迎娶大唐公主呢?既然求娶大唐公主之事不成,我们何不把吐蕃公主嫁入大唐?如此也算是和亲了。”
朗日灵芝乃是朗日松赞幼女,也为兄长松赞干布所宠嬖,朗日林芝生于武德七年,比松赞干布年幼六岁,恰是二八佳龄,以是说禄东赞说她的年纪恰是合适。
禄东赞却道:“赞普虽无公主,但先王却有,并且年纪恰是合适。”
禄东赞眉头舒展地回道:“唐皇虽未明言回绝,只说了临时搁议,但我看唐皇的意义,此事怕是不成了。”
桑布扎的话也恰是禄东赞所担忧的,松赞干布对此次和亲抱有极大的希冀,乃至直接搜刮国库,给禄东赞凑了十多箱作为聘礼的珍宝带了过来,可现在和亲之事难成,难不成他们还要再将这些珍宝再运归去吗?
当着禄东赞的面,李世民固然对吐蕃所为颇多不满,李世民本身也早有灭吐蕃之心,但眼下毕竟还不是和吐蕃完整翻脸的时候,故而李世民并未直接回绝了禄东赞,而是说了将此事临时搁议,而李世民所谓的搁议便是不议,既然不议,那和亲之事更是无从谈起。
李世民同李恪说话,向来不给禄东赞插嘴的机遇,而当禄东赞说的上话时,吐蕃求亲的企图在李世民的内心已经定性了,就算禄东赞巧舌如簧,筹办了各式说辞也是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