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昆道:“恰是如此,此番太子之以是力主打压关陇门阀,其底子启事就是因为太子行伍出身,克意武事。太子一贯重武,朝中是以非议太子之人不在少数,如果此番太子折在了此事上,到了当时可不就是殿下的机遇。”
李恪这边正在筹办着代天西巡祭祖之事,与此同时,长安城中另有一伙人也嗅到了机遇的味道,这伙人便是权势已经日渐残落的魏王党。
魏王李泰,在废太子李承乾失德后,李恪北伐建功前他的权势一度达到鼎盛,乃至盖过了李承乾和李恪两人,权倾朝野。
“臣兵部侍郎秦昆拜见殿下。”魏王府内院偏厅中,今岁新晋兵部侍郎的秦昆站在厅中,对上首坐着的李泰俯身拜道。
近年来李泰身边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自打李泰师长王珪病故,昔日亲信刘洎又为梁王傅,随梁王李愔前去夏州后,李泰的身边便没了谋主,很多事情也都没个能和李泰筹议,帮着拿主张的人,李泰无法之下才花了大力量,把秦昆自兵部郎中推到了兵部侍郎的位置上。
戋戋一个独孤名,世家庶子,如果身后无人,凭甚么会有这般多的西北军府为他张目,说白了还是苏定方在西北触及了西北军府的好处,才引发了公愤,而在西北有如此权势的天然就是这份好处的既得者,靠着行伍起家的关陇门阀了。
但跟着李承乾被废,李恪北伐后被立为太子,李泰在朝中的局面便渐渐地被动了起来,再加上以往李泰用人不拘品德,只如果投入门下的臣子尽皆收纳,故而魏王党中人大多良莠不齐,跟着李泰垂垂失势,本来和李泰交好的臣子在短短两载多时候内便走掉了大半,只剩下寥寥数人了。
如果真的能如秦昆所言,李恪因西北之事完整开罪了关陇门阀,闹得西北不安,他李泰还真不见得就没了机遇。
秦昆回道:“河西那边的动静也已经传回兵部了,此次独孤名之死奇特地很,就在独孤名身后,不止是凉州的军府,河州、兰州、肃州等西北六州的军府都对此事颇多牢骚,乃至已有西北折冲都尉直接上表兵部,弹劾苏定方在西北胡作非为,请兵部重责苏定方的。”
为了显现对此事的赞成,李世民乃嫡亲身下了口谕,册了钦陵为东宫右春坊司议郎,官拜正六品,虽不以官职显,却也算是太子身边的近侍之人了。
李泰听着秦昆的话,凝眉问道:“你要本王助这些关陇门阀一臂之力?”
李泰抬了抬手,表示秦昆起家,问道:“本王命你查的事情,你查地如何样了?”
李泰一想到这些,心中对秦昆不免还是有些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