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庶子夺唐 > 第四十七章 蜀方

我的书架

李恪问道:“那真人既去长安,杜相的病?”

孙思邈忙道:“扁鹊中年时游学天下,曾至蜀地,也许殿下口中的药刚恰是扁鹊曾用,而后失传的也未可知,还望殿下直言相告。”

孙思邈谦善道:“殿下言重了,老道不过采世人之长,做些整编之事,当不得殿下盛赞。”

本来三年前孙思邈就曾为杜如晦确过诊,要杜如晦埋头疗养,但杜如晦官拜宰相,亦非渎职之人,诸多冗务加身,杜如晦想要抽身谈何轻易,此事就算李世民同意,杜如晦本身也闲不下来。

在这一刻,李恪的脑海中俄然冒出了这么一句。明知将死,杜如晦还是操心国事,一刻放不动手中的政务,如许的人难道就是这诗中所写的模样吗?

李恪只得道:“真报酬医,杜相也为医,只不过真人医的是人,而杜相医的是国,所谓医者仁心,杜相于国有功,真人若能救他,便划一救了很多百姓,真人何不随我走这一趟呢?”

李恪对孙思邈问道:“小子听闻真人现在药庐著书,以此留一身医术于先人,却不知真人的医书著地如何了?”

李恪的话音刚落,孙思邈的脸上暴露了难掩的忧色。

李恪听着孙思邈的话,终究明白了过来。

杜如晦回绝了孙思邈,不肯去官随他修道,倒也不算因为妄图繁华。

为医者,岂有不知神医扁鹊的。

李恪本来觉得只要他说出了杜如晦的名字,孙思邈自当乐于援手,可大为出乎李恪料想的当李恪说出得病之人是杜如晦时,孙思邈竟决然回绝了。

孙思邈闻言,当即道:“这个无妨,老道可随殿下同返长安,待殿下回弘文馆寻了此书,看了以后再奉告老道便是。”

杜如晦为官勤奋,事必躬亲,在朝野表里颇多赞誉,可谓古之少有的贤相。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看书福利】存眷公家..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既然孙思邈为遗泽后代,留在终南山中一心著书,那李恪何不就投其所好,用药方来与孙思邈买卖,要他去往长安救人?

三年前,孙思邈便曾出言警告过杜如晦,不过杜如晦未曾听孙思邈之言,在孙思邈的眼中,杜如晦之行于求死无异。

推荐阅读: 篮球之白银帝国     我是大村长     命定贵妃     山村神医     快穿女配苏苏苏     诛天剑尊     老婆乖乖,BOSS要亲亲     契约暖婚:军少,亲一个     戮魂记     快穿攻略之反派女主有毒     爱与恨的纠缠:蛇女     沈先生,初婚请指教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