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寿虽是唐使,但李恪乃是皇子,在突厥便是代表了大唐,故而张元寿到了突厥并未急着去拜见颉利可汗,而是先来见了李恪。
当李恪回到本身的大帐时,郑元寿已经在帐内等待。
试图迎回李恪天然是不假,但所谓拜见颉利君臣恐怕就没有那么简朴了。
铁勒!
李恪的话仿佛一只重锤击在了郑元寿的心头,叫郑元寿心中一阵震惊。
李恪点了点头道:“父皇惦记,本王虽隔千里,亦铭感腑内,只是不知郑寺卿此来所为何事?”
李恪闻谈笑道:“温相老骥伏枥,竟也欲北上为父皇分忧,我大唐君臣如此,何愁突厥北患不平?”
以李恪的年纪,能看到这一步已经算非常可贵了,不了李恪接下来的话却叫郑元寿更加惊奇了。
郑元寿想通了李恪的意义,当即收起了本来的轻视,转而一脸正色地对李恪拜道:“殿下之意臣马上便遣人奉告陛下。”
郑元寿回道:“臣此番奉皇命前来,所为不过有二:其一,是为与颉利可汗协商,迎回殿下;其二,是为拜见颉利可汗及其下诸臣。”
【看书福利】存眷公家..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郑元寿虽是臣子,但位列九卿之一,官位不低,在加上他在中原世家中位份不低,李恪也不会有涓滴怠慢,李恪忙上前将郑元寿扶起道:“郑寺卿远来辛苦,快快请起。”
郑元寿道:“自打殿下自请为质北上,陛下每日必以此自励,不忘突厥夺子之恨,辱国之痛,励精图治,磨砺兵甲,只待有一日将殿下迎回。”
郑元寿本来只当李恪思归,必然会提及关于他回朝的事情,可李恪的话没有提及半个字关于如何迎他回朝的话,而是直指他所说的第二点。
欲破突厥,先离铁勒,这是大唐朝堂上衮衮诸公在政事堂议政整整一日以后才得出的结论,现在竟从李恪的口中讲了出来,这叫郑元寿如何能不讶异。
此处虽是在突厥境,但大帐四周俱是李恪亲信,李恪说到也不惧被旁人听了去,说话也简朴直白了很多。
“殿下的意义是从铁勒九部动手?”郑元寿心中讶异,脸上却故作平高山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