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武命人上茶,世人闲谈了一会儿,却只说些前朝典故,论些天下情势,呼延灼坐不住,便起家道:“方才议论,小将已经听出晁天王及众位头领皆是深具雄才大略的不凡之人,本日一战,小将更是输得心折口服。
晁盖、王伦大喜,一左一右拉着呼延灼的手,共上梁山,比及了梁山会客堂,除晁盖、王伦二人陪着呼延灼外,便只留下了吴用、公孙胜、朱武几个,又将彭玘、韩涛、凌振也一同请了过来。
而反观大宋朝廷,法纪废弛,赃官贪吏横行,天子老儿昏聩不明,以现在的宋廷之力又能够抵挡金军到几时,到时战事一开,势需求使天下百姓生灵涂炭。
而晁盖见王伦在梁山所设的军机、政务二阁,管军管政甚有效果,特别是梁山军团的编组建制以及运转机制极具特性,且具有很强的实战效能,晁盖心中也是大为佩服,当下便让王伦仍以梁山法律清算统统绿林兵马。
我等俱是败军之将,本日既已上到这山上来,便未想过能再下山去,晁天王有甚么话,但说无妨,只要不违背忠义诚信,小将等无不承诺。”
晁盖哈哈大笑道:“将军过谦了,还存候坐。”
呼延灼当下抱拳向王伦世人行了个罗圈礼,才道:“败军之将何敢言勇,小将在江湖上也久闻晁天王与王庄主的大名,本日一见,公然名不虚传。
而几位将军皆为国度柱石之才,王伦在此,恳请诸位将军以天下百姓计,助我等守境安民,保家卫国。”
而现在呼延灼四将已降,其他或擒或降的官军数量也是甚多,此次官军进兵梁山,前后共有二万余人,撤除被杀死的三成外,其他的一万五六千人则全数被擒。
刀鞭订交,当的一声巨响,呼延灼只觉鞭上一股开山大力传来,直震得双臂颤麻,又加上已经与徐宁四人苦战多时,功力耗损庞大,现在胸中真气不由一窘,再也抵挡不住,竟被震得双鞭放手,飞身离鞍,摔落在马下。
晁盖也下顿时前,向呼延灼抱拳说道:“呼延将军武功高强,神勇无敌,刚才若不是将兵力敌四将,苦战多时,力量不加,断不会等闲被擒,晁某实在敬佩。”
晁盖见呼延灼情愿归顺相随,心中大喜,便上前将呼延灼扶起,大笑道:“得呼延将军可抵百万雄师,晁某替天下百姓谢过将军。”
吴用见呼延灼已经承诺入伙,但韩涛却一向没有说话,便问韩涛道:“韩将军意下如何?”
呼延灼四人齐齐躬身行礼,四人当中又以呼延灼为首,呼延灼便道:“听了王庄主一席话,使小将铭感五内,晁天王、王庄主及众位头领如此高义,固然身在草泽,但却心系着天下百姓,小将几人鄙人,可也知孰轻孰重,小将本日愿舍了这身狗屁功名,跟随晁天王与王庄主,守一方净土,护天下百姓。”
本日一战,如果由几位将军亲身批示,鹿死谁手尤未可知,但此次出兵,批示大权却在何涛手中,那何涛不过是个溜须拍马,恭维阿谀之徒,有何才德,可几位将军却皆要听他的调遣,如此又焉有不败之理。
枉大宋朝廷号称拥兵数百万,但是常常对外作战之时,却无不是败多胜少,又只知一味割地乞降,赔钱进贡,到头来苦的还不是天下百姓。
吴用哈哈大笑道:“将军不必挂记,小生早已派人到各位将军的家中驱逐宝眷,不日便可到得山上,几位将军固然放心便是。”
晁盖见梁山上固然兵马浩繁,但实在良莠不齐,体例混乱,就想重新清算梁隐士马,连日来便与王伦以及吴用、公孙胜、朱武等人商讨。
在王某看来,本日之败,其责实是不在几位将军,以几位将军之能,想必早已看出梁山本日出关布阵而战,这此中定有蹊跷,本应先察看我绿林梁山的真假,从中寻觅战机,然后再行应对方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