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隆谢过,便同张三一起出去了。王伦替这文士到了酒,道:“我闻这东都城外安仁村有位闻传授,双名焕章,深通韬略,善晓兵机,又与朝中重臣多有来往,奉为座上之宾,前辈此番泄漏高俅的奥妙事,不怕他见怪?”
那文士摆摆手,道:“戋戋小事,不敷挂齿!”
“多谢两位仇人脱手相救,我替兄长谢过二位!”汤隆一躬鞠地,向王伦和那位闻姓文士谢道。
汤隆一惊,讲错道:“唐猊甲!?”
忽听此人一叹,话里有话的模样,这边四民气中都是一惊,暗道莫叫此人听到说话的内容?王伦自问方才对话没有泄漏甚么奥妙情事,倒也不慌。只是汤隆已经按捺不住,抢到那桌前,问道:“秀才,把话说清楚了!”
王伦旋即大笑,道:“我那里暴露马脚了?”
两人见状都起家还了礼,王伦叫张三跟着汤隆一起去开封府,他本是此处地头蛇,有他在办事也便利些。
王伦笑道:“如此前辈是铁了心留在这东都城外,远了望着那漂渺出息,直蹉跎了光阴?”
汤隆还是有些迷惑,又问道:“那高俅为何还要假手开封府?他那三衙不是一样定得了我兄长的罪?”
闻焕章见说一笑,只盯着王伦眼睛道:“官人莫非要诱我入伙?”
见闻焕章语出感慨,王伦倒是能体味得出他话语中的寥寂,想此人身负才学,却平生不得人看重,他本不是东京人,少时也曾流浪江湖,只是近十几年一向在东都城外借居,没少跟朝中大臣来往,只是被人嫉他大才,劈面尊敬背后压抑,故而十多年仍然白身在野,厥后高俅出兵梁山泊时,上党节度使徐京才在高俅面前保举出他,可惜他是个君子,不得高俅看重,兵败后仍然归隐山野。
那文士呵呵一笑,与王伦酒杯一碰,便把杯中水酒干了。酒罢,王伦提起话头,只听他道:“前辈方才感慨倒是为何?”
王伦见说恍然大悟,对那文士道:“莫非高俅看中了徐家的宝甲?”
那文士摇点头,道:“谁都不肯意替别人受过,关键你兄长的并非高俅!”
王伦莞尔一笑,道:“不知传授记得否,十多年前,有位外号四足蛇的浪荡子在街头耍把式时,与传授订交,现下他身为上党节度使,逢人便说传授你有孙吴之才调,诸葛之智谋,后生晚学听很多了,是以倒是记得!”
汤隆只是要问,那文士被缠不过,最后才道:“我姓闻,懦夫去罢!”
那文士缓缓道:“目没法纪,不尊上官这是甚么罪恶?重判能够依军法论斩,轻判能够打几十棍结案,此罪较着是个活结,如高太尉铁了心要办徐西席极刑,定不会留下如此大一个马脚,起码也要像炮制林教头般下一番工夫。再说前次他害林教头不成,现下又把人发到开封府,不怕又被办成一个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案子,最后刺配军州?”
闻焕章也笑道:“我少年时也曾流落江湖,倒也见过些人。官人身后那条豪杰,不似平常大户人家请的看家护院,手上只怕溅过血。官人的手腕在年青一辈来讲不错了,那徐宁与你素不了解罢,官人不计代价的救他,倒是叫我看得眼热!若再年青十岁,我说不定另有那份血气跟随官人,可惜现下年纪大了,心也淡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呐……”
汤隆一时摸不清此人套路,只道:“恰是,有何见教?”
只见那文士却摇了点头,开口道:“他只是替人背骂名罢了,这等事不说也罢!只是徐西席暂无性命之忧,开封府此番定不会判他极刑!”
就在汤隆拜谢了王伦,收起金子便急欲分开之时,忽听不远处坐头上,有一名三四十岁的中年文士长叹道。王伦等人出去这旅店时,此人正趴在桌子上熟睡,如醉酒普通的模样,加上两桌隔得颇远,是以大师当时都没如何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