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13章 河水五(3)

我的书架

《地理志》杨虚,平原之隶县也。汉帝文四年,以封齐悼惠王子将庐为侯国也。城在高唐城之西南,《经》次于此,是不比也。商河首受河水,亦漯水及泽水所潭也。渊而不流,世谓之净水。自此虽沙涨填塞,厥迹尚存。历泽而北,俗谓之落里坈,迳张公城西,又北,重源潜发,亦曰小漳河,商、漳声附近,故字与读移耳。商河又北,迳平原县东,又迳安德县故城南,又东北,迳平昌县故城南,又东,迳般县故城南,又东,迳乐陵县故城南。汉宣帝地节四年,封侍中史子长为侯国。商河又东,迳朸乡县故城南。文帝四年,封齐悼惠王子刘辟光为侯国。王莽更之曰张乡也。应劭曰:般县东南六十里,有朸乡城,故县也。

又东北过漯阴县北。

东迳著城北,东为陂淀,渊潭相接,世谓之秽野薄。河水又东北,迳阿阳县故城西。汉高帝七年。封郎中万为侯国。应劭曰:漯阴县西南五十里有阿阳乡,故县也。

又东北太高唐县东。

河水于县,漯水注之。《地理志》曰:漯水出东武阳。今漯水上承河水于武阳县东南,西北迳武阳新城东,曹操为东郡所治也。引水自东门石窦,北注于堂池,池南故基尚存。中城内,有一石台。大城西门名冰井门,门内曲中,冰井犹存。门外有故台,号武阳台,币台亦有隅雉遗址。水自城东北,迳东武阳县故城南。应劭曰:县在武水之阳。王莽之武昌也。但是漯水亦或武水矣。臧洪为东郡太守,治此。曹操围张超于雍邱,洪以交谊请袁绍救之,不准,洪与绍绝。绍围洪。城中无食,洪呼吏士曰:洪于大义,不得不死,诸君无事空与此祸。众泣曰:何忍舍明府也。男女八千馀人,相枕而死。洪不平,绍杀洪。邑人陈容为丞,谓曰:宁与臧洪同日死,不与将军同日生!绍又杀之,士为伤叹。今城四周,绍围郭尚存。水币隍堑,于城东北,合为一渎,东北出郭,迳阳平县之冈城西。《郡国志》曰:阳平县有冈城亭。又北迳阳平县故城东。汉昭帝元平元年,封丞相蔡义为侯国。漯水又北,绝莘道。城之西北,有莘亭。《春秋·桓公十六年》,卫宣公使伋使诸齐,令盗待于莘,伋、寿继殒于此亭。京相璠曰:今阳平阳平县北一十里,有故莘亭,阸限蹊要,侵占适齐之道也。望新台于河上,感二子于宿龄,墨客《乘舟》,诚可悲矣。今县东有二子庙,犹谓之孝祠矣。漯水又东北,迳乐平县故城东,县故清也。汉高帝八年,封空中同于清。宣帝封许广汉少弟翁孙于乐平,并为侯国,王莽之清治矣。汉章帝建初中,更从今名也。漯水又北,迳聊城县故城西。城内有金城,周币有水,南门有驰道,绝水南出,自外泛舟而行矣。东门侧有层台,秀出云表,鲁仲连所谓还高唐之兵,却聊城之众者也。漯水又东北,迳清河县故城北。《地理民风记》曰:甘陵故清河。清河在南一十七里,今于甘陵县故城东南,无城以拟之。直东二十里有艾亭城,东南四十里有此城,疑即清河城也。后蛮居之,故世称蛮城也。漯水又东北,迳文乡城东南,又东北,迳博平县故城南,城内有层台秀上,王莽改之曰加睦也。右与黄沟,同注川泽。黄沟承聊城郭水,水泛则津注,水耗则辍流。自城东北出,迳清河城南,又东北,迳摄城北,《春秋》所谓聊摄以东也。俗称郭城,非也。城东西三里,南北二里,东西隅有金城,城卑贱,墟郭尚存,摆布多坟垅,京相璠曰:聊城县东北三十里有故摄城。今此城西去聊城二十五六里许,即摄城者也。又东迳文乡城南,又东南迳王城北。魏泰常七年,安平王镇平原所筑,世谓之王城。太和二十三年,罢镇,立平原郡,治此城也。黄沟又东北流,左与漯水隐覆,势镇河陆,东出于高唐县。大河右迤,东注漯水矣。《地理志》:桑钦曰:漯水出高唐。余按《竹书?穆天子传》称:丁卯,天子自五鹿东征,钓于漯水,以祭淑人,是曰祭丘,己巳,天子东征,食马于漯水之上。寻其沿历迳趣,不得近出高唐也。桑氏所言,盖津流所出,次因而闲也。俗以是水上承于河,亦谓之源河矣。漯水又东北,迳援县故城西,王莽之东顺亭也。杜预《释地》曰:济南祝阿县,西北有援城。漯水又东北,迳高唐县故城东。昔齐威王使肸子守高唐,赵人不敢渔于河。

推荐阅读: 抄家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乾元剑     重生八零娇娇媳     开局召唤100个小鲁班     邪少药王     我的高冷大小姐     还不是因为你可爱呀     深渊游戏     心尖上的小草莓     最强首富     结婚才是正经事     绝宠错爱:醉后遇见白马王子1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