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16章 汾水(3)

我的书架

文水出文谷,东径大陵县故城西,而南流,有泌水注之。县西南山下,武氏穿井给养,井至幽深,后一朝,水溢高山,东南注文水。

又西,蒲水南出蒲谷,北流注于洞过水。又西与原过水合,近北,便水源也。

又东南当平县之东北,南入於河。

湛水南迳向城东,而南注。

余按《竹书编年》云:晋惠公十有五年,秦穆公率师送公子重耳,围令狐,桑泉、臼衰,皆降于秦师。狐毛与先轸御秦至于庐柳,乃谓秦穆公使公子絷来与师言,退舍,次于郇,盟于军。京相璠《春秋地盘名》曰:桑泉、臼衰,并在解东南。

又南,迳平陶县之故城东,西迳其城内,南流出郭。王莽更曰多穰也。

湛水出河内轵县西北山。

路出北巘,势多悬绝,来去者咸援萝腾崟,寻葛降深,于东则连木乃陟,百梯方降,岩侧縻锁之迹,仍今存焉,故亦曰百梯山也。水自山北流五里而伏,云潜通泽渚,所未详也。西陂即张泽也。西北去蒲坂一十五里,东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冬夏积水,亦时有盈耗也。

西入于汾,出晋水下口者也。

《春秋·僖公三十年》,秦、晋围郑,郑伯使烛之武谓秦穆公曰: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者也。京相璠曰:今河东解县西南五里有故瑕城。涑水,又西南,迳张阳城东,《竹书编年》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张城南郑者也。《汉书》之所谓东张矣。高祖二年,曹参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孙遬军东张。大破之。苏林曰:属河东,即斯城也。

涑水又西,迳猗氏县故城北。《春秋·文公七年》,晋败秦于令狐,至于刳首,先蔑奔秦,士会从之。阚骃曰:令狐即猗氏也。刳首在西三十里。县南对泽,即猗顿之故居也。《孔丛》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因而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成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也。涑水又西迳郇城,《诗》云:郇伯劳之,盖其故国也。杜元凯《春秋释地》云,今解县西北有郇城。服虔曰:郇国在解县东,郇瑕氏之墟也。

湛水又东南迳邓,南流注于河,故河济有邓津之名矣。

县故秦置也。汉高帝更封沂阳侯婴为侯国,王莽之兹同也,魏黄初二年,分太原,复置西河郡,晋徙封陈王斌于西河,故县有西河恭王司马子盛庙。碑文云:西河旧处山林,汉末扰攘,百姓失所。魏兴,更开疆宇,豆割太原四县,觉得邦邑。其郡带山侧塞矣。王以咸宁四年改命爵土,其年十仲春丧国。臣太农阎崇,离石令宗郡等二百三十四人,刊石立碑,以述勋德,碑北庙基尚存也。

文水出大陵县西山文谷,东到其县,屈南到平陶县东北,东入于汾。

东过其县南,又东入于汾水。

湛水

县,故唐国也。《春秋左传》称,唐叔未生,其母邑姜梦帝谓己曰:余名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之参。及生,名之曰虞。《吕氏春秋》曰:叔虞与成王居,王援桐叶为珪,以授之,曰:吾以此封汝。虞以告周公。周公请曰:天子封虞乎?

湛水出轵县南原湛溪,俗谓之椹水也。是盖声形尽邻,故字读俱变同于三豕之误耳。其水自溪出,南流。

东过其县北,又东过波县之北。

湛水自向城东南,迳湛城东,时人谓之椹城,亦或谓之隰城矣。溪曰隰涧,隰城在东,言此非矣。《后汉?郡国志》曰:河阳县有湛城,是也。

又东入于汾。

文湖水又东,迳中阳县故城东。按:《晋书隧道记》、《太康地记》,西河有中阳城旧县也。

推荐阅读: 荒古不灭诀     平平无奇大师兄     盛世红妆倾天下     神君追妻录     银河系大排档     总裁霸爱,老公请节制     空间之王妃升职记     女皇受本王一抱     重生鬼仙途     继承者:霸娶惹火娇妻     买一送一:嫁给亿万首席1     婚心莫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