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34章 漯馀水(1)

我的书架

南过渔阳狐奴县北,西南与漯馀水合为潞河。

岩壁升耸疏浚若门,故得是名也。沽水又南,左合乾溪水,引北川西南,迳一故亭东,又西南注沽水。沽水又西南,迳赤城东。赵建武年,并州刺史王霸,为燕所败,退保此城。城在山阜之上,下枕深隍,溪水之名,藉以变称,故河有赤城之号矣。沽水又东南与鹊谷水合。水有二源,南即阳乐水也。出且居县,《地理志》曰:水出县东。北流,迳大翮山、小翮山北,历女祁县故城南。《地理志》曰:东部都尉治。王莽之祁县也。世谓之横水,又谓之阳田河。又东南迳一故亭,又东,左与候卤水合。水出西北山,东南流迳候卤城北,城在居庸县西北二百里,故名云候卤,太和中改名御夷镇。又东南流注阳乐水。阳乐水又东南傍狼山南,山石红色特上,亭亭伶仃,超出群山之表。又东南迳温泉东,泉在山曲当中。又迳赤城西,屈迳其城南。东南入赤城河。河水又东南,左合岑岭水,水出岑岭戍东南,城在山上。其水西南流,又屈而东南,入沽水。沽水又西南流出山,迳渔阳县故城西,而南合七度水。水出北山黄颁谷,故亦谓之黄颁水,东南流注於沽水。沽水又南,渔水注之。北出县东南高山,泉流西迳渔阳县故城南。应劭曰:在渔水之阳也。考诸地说则无闻,脉水寻川则有自。今城在斯水之阳,有符应说,渔阳之名当属此。秦发闾左戍渔阳,便是城也。渔水又西南,入沽水。又南与螺山之水合,水出渔阳城南小山。《魏地盘记》曰:城南五里有螺山,其水西南入沽水。沽水又南迳安乐县故城东。《晋书隧道记》曰:晋封刘禅为公国。俗谓之西潞水也。

推荐阅读: 神宠全球降临     全职法师1     绝世剑魂1     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     毒妃有喜:魔尊请节制     盛宠萌妻,总裁老公别心急!     Hello,小甜心     谁不怀忧     重回1988:野性时代     都市:我能预知未来     陛下,别污了你的眼     魔头的自我修养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