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73章 沔水下(2)

我的书架

《吕氏春秋》曰:齐令章子与韩、魏攻荆,荆使唐蔑应之,夹比而军,欲视水之深浅,荆人射之而莫知也。有匈者曰:兵盛则水浅矣。章半夜袭之,斩蔑因而水之上也。比水又西,澳水注之。水北出茈丘山,东流,屈而南转,又南入于比水。

比水

又南当涉都县北,南入于沔。

《释名》曰:淮,韦也,韦绕扬州北界,东至于海也。《尔雅》曰:淮为浒。然淮水与醴水同源俱导,西流为醴,东流为淮。潜流地下,三十许里,东出桐柏之大复山南,谓之阳口。水南即复阳县也。阚骃言复阳县,胡阳之乐乡也。宣帝元康元年置,在桐柏大复山之阳,故曰复阳也。《东观汉记》曰:朱祐少孤,归娘家复阳刘氏。山南有淮源庙,庙前有碑,是南阳郭苞立。又二碑,并是汉延熹中守、令所造,文辞鄙拙,殆不成观。故《经》云东北过桐柏也。淮水又东迳义阳县,县南对固成山。山有水,注流数丈,洪涛灌山,遂成巨井,谓之石泉水,北流注于淮。淮水又径义阳县故城南,义阳郡治也,世谓之白茅城,其城圆而不方。

粉水导源东流,迳上粉县,取此水以渍粉,则皓耀鲜洁,有异众流,故县水皆取名焉。

淮水

白水

按《山海经》云:澳水又北入视,不注比水。余按吕忱《字林》及《难字》,《尔雅》并言氵药水在比阳,脉其川流所会,诊其水土津注,宜是氵药水,音药也。比水又西南,历长冈月城北,旧比水右会马仁陂水,水出潕阴北山,泉流竞凑,水积成湖,盖地百顷,谓之马仁陂。陂水历其县下西南,堨之以溉田畴。

均水发源弘农郡之卢氏县熊耳山,山南即修阳、葛阳二县界也。双峰齐秀,望若熊耳,因觉得名。齐桓公召陵之会,西望熊耳,即此山也。太史公司马迁皆尝登之。县即析县之北乡,故言出析县北山也。均水又东南流迳其县下,南越南乡县,又南流与丹水合。

阚骃言晋太初中,割南阳东鄙之安昌、平林、平氏、义阳四县,置义阳郡于安昌城。又《太康记》、《晋书隧道记》,并有义阳郡,以南阳属县为名。汉武帝元狩四年,封北地都尉卫山为侯国也。有九渡水注之,水出鸡翅山,溪涧潆委,沿溯九渡矣。其犹零阳之九渡水,故亦谓之为九渡焉。于溪之东山有一水,发自山椒下数丈,素湍直注,颓波委壑,可数百丈,望之若霏幅练矣,下注九渡水,九渡水又北流注于淮。

《山海经》曰:淮出馀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尚书》:导淮自桐柏。

淮水又东,油水注之。水出县西南油溪,东北流迳平春县故城南。汉章帝建初四年,封子全为王国。油水又东曲,岸北有一土穴,径尺,泉流下注,沿波三丈,入于油水,乱流南屈,又东北注于淮。淮水又东北迳城阳县故城南,汉高帝十二年,封定侯奚意为侯国,王莽之新利也。魏城阳郡治。淮水又东北与大木水合,水西出大木山,山即晋车骑将军祖逖自陈留将家出亡所居也。其水东迳城阳县北,而东入于淮。淮水又东北流,右会湖水,傍川西南出,穷溪得其源也。淮水又东迳安阳县故城南,江国也,嬴姓矣。今其地有江亭。《春秋·文公四年》,楚人灭江,秦伯降服出次,曰:联盟灭,虽不能救,敢不矜乎?汉乃县之。文帝八年,封淮南厉王子刘勃为侯国,王莽之均夏也。淮水又东,得浉口水源,南出大溃山,东北流翼带三川,乱流北注浉水。又北径贤首山西,又北出,东南屈,迳仁顺城南,故义阳郡治,分南阳置也。晋太初初,以封安平献王孚宗子望,本治在石城山上,因梁希侵逼,徙治此城。梁司州刺史马仙琕不守,魏置郢州也。

推荐阅读: 重生之千金毒妃     都市逍遥高手     快穿之男神不按套路出牌     不良王妃:让爷贱笑了     心尖上的小草莓     四合院:我傻柱技能点满,一路狂飙!     万界衍道记     时髦斗神     前妻有毒:总裁请接招     得叫我女神大人     英雄协会的日常     世界混乱的前一年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