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过其县东,县故吴也。《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闻吴有备而还,是也。《晋书隧道记》云:在安丰县之西南,即其界也。故《地理志》曰:决水出雩娄。
山即蕲山也。
施水亦从广阳乡肥水别,东南入于湖。
谓之芍陂渎。又北分为二水:一水东注黎浆水,黎浆水东迳黎浆亭南。文钦之叛,吴军北入,诸葛绪拒之于黎浆,即此水也。东注肥水,谓之黎浆水口。
决水
又北入于淮。
汉献帝中,封太尉黄琬为侯国。又西北流,左入决水,谓之阳泉口也。
肥水
沘水
肥水又北,右合阎涧水。水上承施水于合肥县,北流迳浚遒县西,水积为阳湖,阳湖水自塘西北,迳死虎亭南,夹横塘西注。宋泰始初,豫州司马刘顺帅众八千,据其城地,以拒刘勔,杜叔宝以精兵五千,送粮死虎,刘勔破之此塘。水分为二,洛涧出焉。阎浆水注之,水受芍陂,陂水上承淠水于五门亭南,别为断神水,又东北迳五门亭东,亭为二水之会也。断神水又东北迳神迹亭东,又北谓之豪水,虽广异名,究竟一水。又东北迳白芍亭东,积而为湖,谓之芍陂。陂周一百二十许里,在寿春县南八十里,言楚相孙叔敖所造。魏太尉王凌与吴将张停战于芍陂,即此处也。陂有五门,吐纳川流,西北为香门陂水,北迳孙叔敖祠下。
南过其县西。
东北过六县东,淠水东北,右会蹹鼓川水,水出东南蹹鼓川,西北流左注渒水。
又北迳五门亭西,西北流迳安丰县故城西,《晋书隧道记》:安丰郡之属县也,俗名之曰安城矣。
汉高帝元年,别为衡山国,五年属淮南,文帝十六年,复为衡山国,武帝元狩二年,别为六安国,王莽之安风也,《汉书》所谓以舒屠六。晋太康三年庐江郡治。淠水又西北,分为二水,芍陂出焉。
北过芍陂,西与沘水合。
西北入于淮。乱流同归也。
泄水
肥水西迳寿春县城北,右合北溪,水导北山根源下注,漱石颓隍,水上长林插天,高柯负日,出于山林精舍右,山渊寺左。道俗嬉游,多萃其下。表里引汲,泉同七净。溪水沿注西南,迳陆羽士解南。精庐临侧川溪,大不为广,小足间居,亦胜境也。溪水流注于肥水。
又西迳金城北,又西,左合羊头溪水。水受芍陂,西北历羊头溪,谓之羊头涧水。北迳熨湖,左会烽水渎,渎受淮于烽村南,下注羊头溪,侧迳寿春城西,又北历象门,自沙门北出金城西门清闲楼下,北注肥渎。肥水北注旧渎之横塘,为玄康南路驰道,左通船官坊也。
漻水出江夏平春县西。
淠水又西北迳马亭城西,又西北迳六安县故城西,县故皋陶国也。夏禹封其少子,奉其祀。今县都陂中有大冢,民传曰公琴者,即皋陶冢也。楚人谓冢为琴矣。
水之决会,谓之沘口也。
吕忱《字林》曰:肥水出良馀山,俗谓之连枷山,亦或觉得独山也。北流分为二水,施水出焉。
晋改成蕲阳县,县徙江州,置大阳戍,从齐昌郡移治于此也。
蕲水
蕲水出江夏蕲春县北山。
施水
又北会濡水,乱流西北注也。
县即其称矣。《春秋·昭公二十七年》吴因楚丧,围灊是也。《地理志》曰沘水出沘山,不言霍山,沘,字或作淠。
北过其县西,北入芍陂。
肥水又西分为二水,右即肥之故渎,遏为船官湖,以置舟舰也。肥水左渎,又西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