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经注 > 第81章 江水一(2)

我的书架

江中有大阙、小阙焉,季春之月,则黄龙堆没,阙乃平也。昔世祖微时,过江阳县,有一子。望气者言江阳有贵儿象,王莽求之,而獠杀之。后代祖怨,为子立祠于县,谪其民罚布数世。杨雄《琴清英》曰:尹吉甫子伯奇至孝,后母谮之,自投江中,衣苔带藻,忽梦见水仙,赐其美药,思惟养亲,扬声悲歌。船人闻之而学之。吉甫闻船人之声,疑似伯奇,援琴作《子安之操》。江水迳汉安县北。

江之左岸有巴村落,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着名酒,村侧有溪,溪中多灵寿木。中有鱼,其头似羊,丰肉少骨,美于馀鱼。溪水伏流迳平头山,内通南浦故县陂湖。其地平旷,有湖泽,中有菱芡鲫雁,不异外江,凡此等物,皆入峡所无,地密恶蛮,不成轻至。

江水又东迳汉平县二百馀里,左自涪陵东出百馀里,而届于黄石,东为铜柱滩。又迳东望峡东历平都,峡对丰民洲,旧巴子别都也。《华阳记》曰:巴子虽都江州,又治平都,即此处也。有平都县,为巴郡之隶邑矣。县有天师治,兼建梵刹。甚清灵。县有商店,四日一会。

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其间三十里,颓岩倚木,厥势殆交。

江水又东,迳石龙而至于博阳二村之间,有盘石,广四百丈,长六里而复,殆于梗阻江川,夏没冬出,基亘通渚。

县有夷溪即佷山清江也,《经》所谓夷水出焉。

吕忱曰:一曰湔。然此二水俱与洛会矣。又迳犍为牛鞞县为牛鞞水。昔罗尚乘牛鞞水,东征李雄,谓此水也。县以汉武帝元封二年置。又东迳资中县,又迳汉安县,谓之绵水也。自上诸县,咸以溉灌,故语曰:绵洛为浸沃也。绵水至江阳县方山下入江,谓之绵水口,亦曰中水。江阳县枕带双流,据江、洛会也。汉景帝六年封赵相苏嘉为侯国,江阳郡治也。故犍为枝江都尉,建安十八年,刘璋立。

江水又东迳瞿巫滩,即下瞿滩也,又谓之博望滩。左则汤溪水注之,水源出县北六百馀里上庸界,南流历县,翼带盐井一百所,巴川资以自给。粒大者,方寸,中心隆起,形如张伞,故因名之曰伞子盐。有不成者,形亦必方,异于常盐矣。王隐《晋书隧道记》曰: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觉得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盐成,盖蜀火井之伦,水火相得乃佳矣。汤溪下与檀溪水合,水上承巴渠水,南历檀井溪,谓之檀井水。下入汤水。汤水又南入于江,名曰汤口。

又东过符县北邪东南,鳛部水从符关东北注之。

又东至枳县西,延江水从牂柯郡北流西屈注之。

江水又东,右迳夜清而东历朝阳道口,有县治,治下有市,旬日一会。

江水又东,右得将龟溪口。《华阳记》曰:朐忍县出灵龟,咸熙元年,献龟于相府,言出自此溪民。

江水又东迳鱼复县故城南,故鱼国也。《春秋左传·文公十六年》,庸与群蛮叛楚,庄王伐之,七遇皆北,惟裨、儵、鱼人逐之,是也。《地理志》江关都尉治。公孙述名之为白帝,取其王巴蜀。章武二年,刘备为吴所破,改白帝为永安,巴东郡治也。汉献帝初平元年,分巴为三郡,以鱼复为故陵郡。蹇胤诉刘璋,改成巴东郡,治白帝山,城周回二百八十步,北缘马岭,接赤岬山,其间平处,南北相去八十五丈,东西七十丈。又东傍东瀼溪,即觉得隍。西南临大江,闚之眩目。惟马岭小差委迤,犹斩山为路,羊肠数转,然后得上。益州刺史鲍陋镇此,为谯道福所围,城里无泉,乃南开水门,凿石为函,道上施木天公,直下至江中,有似猨臂相牵,引汲然后得水。水门之西,江中有孤石为淫预石,冬出水二十馀丈,夏则没,亦有裁出处矣。

推荐阅读: 黛玉是个小哥哥[红楼]     我的系统不靠谱     思君红颜老     美女总裁的贴身守护者     魔法师生存手册     逆天废材:腹黑邪王心尖宠     穿成黑红影后     废柴王     不想当主角的奥特曼     顾一鸣与叶悠然的恋爱日记     美食王     人性的弱点全集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