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过香,清算了衣摆,舅甥二人退出大殿。到殿门口回身的时候,元姐与一人擦肩而过。如许衣角之间的触碰,元姐当然不放在心上,还是跟了寺里的师父明白这近千年的古刹风采。
但是跟她擦肩的那小我却心中翻滚起来。
“如此甚好,施主与佛有缘,不如在寺中小住,参悟更深。”听到韩先生如此说,师父知他们不欲当即下山,当下邀他们住下。
大雄宝殿殿面宽广,重檐叠拱,英姿出色。元姐跪在泥塑金饰的毗卢遮那佛前,想起本身早亡的父母,不由眼眶潮湿,只她不是多愁善感的人,当下虔诚的参拜了大佛,保佑爹娘来生顺利,再不骨肉分离,又祷告外祖一家安然康泰,事事顺心。韩先生也是参拜了的,舅甥二人所求相差无几,只韩先生还求了一句“夙起光亮正大的站在人前”。
大承恩寺的各处景色虽还没明白一遍,可前有韩先生舅甥二人改头换面来进香,后有李光平莫名其妙俄然呈现,徐纪文感觉,他还是下山清净些。当下也不再踌躇,叮嘱了小厮,趁着日头还早,抬脚下山去了。
家里千好万好,徐纪文也是回不去,并且尚不知何年何月能归去。因而,听了李光凡说要来大承恩寺相看,也跟了来。他也不消师父带路,本身在寺院内随便转着。来到大雄宝殿门口的时候,正欲进殿上香,却见殿内参拜的一名男人和一名女人背影有些眼熟。当下顿了脚步,可那二人却只整了衣摆恭敬地退出来。徐纪文看不逼真,因而假装不经意的模样,仓促与那女人擦肩而过。
话说徐纪文是随了李光凡来的承恩寺。李光凡与徐纪文春秋相仿,已年满十六岁,李家乃是书香家世,并不要求子孙早早的开枝散叶,多是让他们专于读书。不过如许的春秋,即便是不结婚也该相看起来了。本日,李光凡的娘,也就是李家二夫人专门带了李光凡来相看小娘子。
这日既不是月朔,也不是十五,进香的人并未几。进了庙门,是两道长长的石阶,参天古树沿道而生,遮天蔽日。元姐拎了裙子,拾级而上。山中清幽,风景恼人。自上往下看去,成峦叠翠,皆入视线。往上看去,模糊可见寺内修建宏伟,令民气神庄严。
佛祖立在高高的五朵山上,笑看人间众生万象。
韩先生舅甥二人此番是走了水路去承恩寺的。元姐自是不记得本身坐过船的,到了船上只感觉各处新奇,且她并无晕船之症,只这一个多时候的水路让她意犹未尽。一行人自茨河下了船,转了马车往山上去。其间山路崎岖,一番翻山越岭才到了庙门前。
元姐听了这番对话,傻愣愣地直眨眼。娘舅和师父不过就是说,累了想安息,安息不如住下,那就住下,怎生绕道参悟佛法上去的?元姐不得不平气二人说话的道行深,深觉本身还差的远呢。
更糟糕的是,二人都曾在京中住过,李光平也识得徐纪文。现在李家也只几位当家人晓得徐纪文的事,其别人并未曾透漏。李光平心机不正,为人凶险,徐纪文感觉他恰是必必要防着的人。
承恩寺乃是皇家寺庙,有御赐万斤铜钟,名声远扬。徐纪文出了殿正要去瞻仰一番,却见李光凡的小厮直奔他而来,模样孔殷,似有急事。
元姐倒是把各处转了一遍了,只是还不去见了二舅母,让她有些焦急。师父在前讲着,她在前面偷偷扯了韩先生的衣袖。韩先生转头看她,见她面露急色,心下了然,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
“师父且留步,刚才面见佛祖,感悟颇深,不如坐下深思一二?”韩先生顿了脚步,含笑问道。
李六爷乃是李光凡三叔家的庶弟,李光平。二人原是同年出世,只李光平月份小些。李光凡是嫡子,父亲在朝为官,而三房却只凭借大房二房为生,李光平又是庶子,到处都矮了一头。如此的出身和境遇,让李光平心生痛恨,明里暗里没少坑害本身这位五哥。